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永恒的歌唱与倾听


来源:   
2003-03-15

  今天,还有人读诗写诗吗?
  3月8日,在省城的一隅,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诗歌部落:三位虔诚执着的青年诗人和几位诗界前辈,围绕着诗歌,仅仅围绕着诗歌,一段段激情文字,一阵阵热烈掌声。
  戴小栋、张凌波、毛方亮所学的专业是理工科,从事的职业与文学无半点关联。那么,在事业有成、温饱无虞,而诗歌正处于大面积“失血”的时代,他们为什么要坚持写诗?诗歌能使人纯净、真诚、有生命感,诗歌可以直抵人的心灵。三位诗人的真情告白让我们长久地感动。因为他们坚信,诗歌不会消亡,正像从湖心扩散开来的波澜要回声般地重返湖心一样,在剔除了种种杂质杂音之后,诗歌,将是人类最本真最永恒的精神需求。三位诗人都是从校园诗起步,一路摸索着锲而不舍地走来的。多年来,他们始终不渝地关注诗歌热爱诗歌,站在诗歌王冠的边缘默默地凝视。他们说,宁静、纯粹、语言坚定的诗歌写作,它的迷人之处真是难以言喻!
  三位诗人共同在上海求学的经历,使他们不约而同地一直自觉坚持南方气质的写作。从《梅雨季节》《风凉月蓝》《蜂舞蝶唱》《蔷薇的雨》《一只瓶子在秋天里破碎》《洇湿的冬日》里,我们读到了他们对鸟鸣、虫啼、黑夜落幕声响的敏感,读到了江南旖旎风情和异域文化的深刻浸染。他们的诗作,在意象的营造、语言的锤炼以及语感节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难得的诗歌潜质。
  对于诗歌来说,歌唱和倾听是同样重要的,有时候,倾听对于歌唱甚至是更加根本的。而在场的几位著名诗人和资深诗评家,用他们优异的倾听之耳和一簇簇深切的期许目光,使这个暖洋洋的与平时毫无二致的春日下午豁然明亮起来。
  □若曦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