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旧同里,新同里


来源:   
2003-04-18

  那时候的同里,与我家仅一湖之隔。到同里去,被称做是“进”同里。这个动词是微妙的。去北京叫“上北京”,因为北京是高高在上的。而皇帝老儿要来江南玩玩,就该说“下江南”。那么为什么是“进”同里呢?我最早的认识是,大家把同里混同于“洞里”了。在我们吴语里,同洞的发音几乎没有区别。而今天我才明白,过去的同里是一个被水彻底包围了的古镇,要往那样的地方去,说“进”不可谓不精当。
  那时候要进同里,惟一的办法就是坐船。20世纪70年代以前,同里与外界的沟通,就是依靠那些树叶似的小小船儿。船家吱吱呀呀地摇着橹,遇上顶风,船工的妻子或者女儿,就会抓住橹绳帮忙。船就那么摇摇晃晃地进同里去,或者从同里出来。水是绿的,波是柔的,就是在湖的中央,也能见到水草,秀气得像是女人好看的手指,在水里飘摇着,像是水底下也是刮着微风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坐船并不是一件多美的事。坐着坐着,我就开始发晕了。然后就是吐了。伏在船沿,把早饭吃的全都吐到水里去了。因此每次进同里,父母都不让我吃什么好东西。他们说:“你如果不吃,那是最好;要是你一定要吃呢,就吃一碗泡饭吧!”他们的意思是,你若是吃了好东西,上船不久就要吐掉,那不是白吃了么?那还不如不吃呢!但是到了同里,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不会听父母的话,只吃一碗泡饭。我要吃的东西多着呢。同里好吃的东西多着呢。同里的袜底酥是那么香酥,小馄饨又是那么鲜美。我知道归程中我还会吐,但我不认为吃这些就是白吃。什么叫白吃啊!吃出来的荡漾于全身心的快感,难道不是吃的价值么?
  那时候的同里是什么样子呢?反正不是今天的样子。同里因为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文革中被破坏的程度是最低的。革命虽然是大无畏的,但革命者有时候会怕麻烦。要进同里去破四旧立四新,必须费一点儿劲,像我一样的晕船者,就更不愿意去自讨这种苦来吃了。因此同里才有幸存留下这么多宋元古桥明清旧筑,才能够长久保持它悠闲散淡的民风。
  我记得,那时候,70年代,我还是十多岁的少年,同里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旧社会。老房子一座连着一座。在那时的我的眼里,同里还是一个地主成堆的地方。这么多的深宅大院,这么讲究的木雕砖刻。在这些多少有点阴森的房子里,是不是住着喝人奶的刘文彩?或者黄世仁?
  今天的同里不再是从前那朵水中央的水莲花了。它已经被采摘下来,插在了旅游经济的鬓发上,花枝招展的样子,那么引人瞩目。现在对旅游略有一点儿感觉的人民群众,是很少不知道世界上有个江南古镇名叫同里的。逢到五一国庆长假,同里热闹得就像一个庙会。不同口音,各种肤色的人都出现在了同里的街头。同里幽静了千年的古街狭弄里,响起了放肆的欢声笑语。同里过去只是栖息鱼鹰的小船上,如今坐满了挂照相机背双肩包的红男绿女。白天自不待言,到了夜晚,同里的如水月光之下,同里的如盖浓阴之中,也不再寂寞。酒足饭饱的旅游者,哪里甘心早早上床睡觉,他们以唐朝人宋朝人明朝清朝人,或者民国人自居,在街上悠悠踱着,游荡着。其实他们不知道,要真正与同里谐调起来,要真在同里做一晚古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上嘎嘎作响的木楼梯,倒在戏台一样的老式红木床上,吹灯睡觉。
  没人能想象明天的同里又会是什么样。我猜,它一定会比今天的同里好。水比今天洁净,树比今天更多,吃的喝的住的比今天更加名目繁多,进出同里也会更方便。甚至明天的同里会比昨天的同里更像同里——所有同里的特点,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与张扬。但是,它毕竟不是明清时期的同里了,也不是民国的同里,当然更不是唐诗宋词里的同里了。
  □荆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