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看见爱情鸟

——矫情秦岭行之二
来源:   
2003-05-30

  最早对朱 的印象,来自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获奖致辞,那是一个来自加勒比海小岛国圣卢西亚上的作家,他特别为其小小国土上的两件事物骄傲,一是当地的史诗戏剧,另一个就是朱 。他形容每天傍晚飞回栖息地的朱 ,就像史诗戏剧里的演员一样悠然自得地飞翔着,羽毛鲜艳得如同一面面飘拂的红旗,它们纷纷停落下来,能把小岛装点得像“一株鲜花怒放的树”。这二者也是他文学素养里的基因成分。我记不住作家冗长绕口的名字,但记住了“朱 ”。
  但是,走在洋县去看朱 的路上,我怀疑构成如此壮丽景观的鸟儿并不是朱 。现在朱 的举世瞩目,是由于失而复得的珍稀。在国内,它是生老病死都能上央视新闻联播的珍禽之一。在国际上,它还具备外交性能,能恰如其分地象征一些较抽象的友谊。世人一度以为它已经在地球上绝迹了,那弹丸小岛上哪里会多得如鲜花怒放?可能的话,也得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朱 在世间诸生物里辈分极高,有鸟类活化石之誉。它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是几千万年前,而大熊猫的身世则是几百万年。若以国际上动物危险处境的灭绝、极危、濒危、易危和一般这五个等级而论,大熊猫属濒危级,朱  是更玄一级的极危。它曾经遍布世界五大洲,其理想的生存环境是:可供觅食小鱼小虾的水田湿地、可以栖息的大树,以及在它周围适量活动的人。这样讨乖不添乱,而且长寿,能活四五十岁,在中国自古便被视为吉祥鸟,据说《史记》就对它有记载。
  但是,时人对它的关注,仿佛张爱玲沈从文的际遇,也是由海外而境内。上世纪80年代初,接受外国一鸟类保护协会的恳请,在中国境内寻找这一化石级宝物,科学家几经周折,终于在这秦岭南麓的洋县,找到了仅存的七只。然后,便有专人二十四小时不停竭地跟踪护卫着它们的生存与繁衍。这七只便是全世界四百多只朱 的老爷爷老奶奶。如今,朱 绝大半数是中国籍,但它们最狂热的“范司”,是日本人。它在日本享受“国鸟”的礼遇,其红色羽毛是天皇参加的盛大祭祀上的供品。1935年一位德国鸟类学家对它的命名,就叫“日本的日本”,根据来自其审美趣味,成年的朱 体态秀美艳丽如“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但最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一夫一妻度终生,若不幸丧偶亦不再婚,人称爱情鸟。从人类理想爱情的角度,朱 完全够格作道德榜样。不论是传统的忠贞节烈,还是新式的独立平等,都能从中得到支持意见。
  在距洋县城北二十多公里的刘庄村余家沟一户人家门前的马尾松树上,我看到的一对朱 ,有点形容憔悴,平素洁白的羽毛和朱红的翼尖与圆尾,统统成了铅灰色。这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孵卵期的朱 ,为子女安全之计,颜色越是灰败低调越是不为天敌所察觉。原认为只有双兔傍地走雌雄难辨,朱 家族的男女才真正平等到神形俱全境地。它的性别对人而言绝对难辨,要靠抽血测染色体才搞得掂;其生儿育女的家务劳动亦男女绝对平等轮值。也只有在生育期,它们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的恩爱生活才暂时中断,幼鸟一旦离巢,它们便立即返回两人世界。
  树巢里的一只正埋头孵卵,顷刻,外出觅食的一只回来了。这真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鸟儿。返巢之前,它在相邻的树上认真地整理好仪容,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或者是在乎对方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而重逢时刻的交颈依偎,仿佛执子之手生死契阔一般。然后另一只又绕树三匝,依依难舍地离去觅食。每一小时左右,如此缠绵言情场面就重播一次。
  初看之下感慨万千,但几次三番观看相同情节雷同场景,难免平淡寡味了。不自觉间以人类思维的灵活,考虑起鸟类情爱的多样化。同行中有人提出如此僵化爱情模式,应是朱 种群难以壮大因素之一。我记得那个加勒比海岛朱 作家在同一致辞里曾经委婉提示,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有可能使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堕落为记录与解释造物的人类学或者民俗学。现在这也正是我们不自觉间沿用的观光角度。就像面对文学,我态度常常不够“纯文学”,此刻,面对朱 的世界,视角也难以集中为“纯朱 ”了。
  返程路上,在路边河谷树上又看到两只,另见有三只在流涧间徘徊。那一天算是幸运之行,所见有七只,数目等同于它们被世界重新发现时。
  □韩青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