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27岁的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短短几年迅速蹿红,正要被报社提拔为永久性的全国记者时,被人发现是个编造假新闻的高手,他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共发表73篇文章,至少有36篇存在虚构和剽窃问题,一次一次侥幸过关后,终于穿了帮,只好在今年的5月1日离开《纽约时报》。我仔细看了有关布莱尔的“传奇经历”,发现他并非隐藏得很深的骗子,他不过是“对各位编辑老师相当殷勤”,“可以根据几张照片就‘创造'出绘声绘色的长篇文章来。同时,他还经常对照其他同行发表的作品对自己的报道进行‘必要的润色和补充'”。他足不出户,却谎称自己在6个州的20个城市进行过采访,他从未报销过出差费用,其消费开支记录也漏洞百出,但是他的领导们从没在意过这一点。而他写的假新闻也不是没被揭露过,有抗议的也有投诉的,《纽约时报》内部的一位编辑还曾多次对主编和高级编辑们提出警告,说布莱尔是个“大麻烦”,“要小心一点”,甚至很坚决地提出:“我们必须终止布莱尔为《纽约时报》写稿,马上!” 就在这样的质疑包围中,布莱尔从实习记者提升为专职记者,险些还要往上升,那些主编和高级编辑们像是被他那些“生动的报道”蛊惑住了。其中有一篇,布莱尔声称是“根据一位匿名执法机构的内幕人士报料”写出来的,一发表就遭到了当事人抗议,但是执行主编仍然对此文赞许有加。执行主编说,他没有让布莱尔披露消息来源,因为这是在处理敏感报道时的惯例做法。于是布莱尔就在这个莫须有的内幕里大展身手。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纽约时报》的高层被这个连大学都没毕业的小子骗了,其实骗了这些高层领导的,是新闻的真实性被制作性策划性逐渐吞食的这个趋势,媒体的被动报道变为主动出击,在没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通过媒体的介入制作出新闻。这种介入从记者个人的身体介入延伸到电话介入,又发展到布莱尔的想象介入,因为都是个人行为,其真假的界线就难以区分。严格地说,它们都是些仿真新闻,其主要效用是煽情好看——这是布莱尔的拿手好戏,而对真实性的要求则大为降低,只要不被戳穿就可以了。显然,《纽约时报》的高层领导们在这一点上是抱着侥幸心理与布莱尔一起努力的。为了让真实性这个对手消弭于无形,布莱尔要么借死无对证的匿名人士来“报料”,构成所谓的暗访,要么拿遥远的阵亡将士的父母作为虚构报道的主角,被他编排的小老百姓虽然莫名其妙也并不较真,偶尔较真也被报社闷下去了。 可是布莱尔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其他报社的报道当素材,他的失败不在于造假,在于他得意忘形居然走出了内幕、地下、底层、边缘这些区域,登堂入室去侵犯那些有发言权的人了,这些人稍一较真,他那些仿真报道的外衣就被戳破了。 □刘丽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