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听德彪西


来源:   
2003-07-30

  听音乐是有阶段性的,有时喜欢莫扎特,有时喜欢贝多芬,有时喜欢肖邦,有时喜欢柴科夫斯基……而听德彪西则时间最长。
  德彪西生当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此前的后浪漫主义音乐差点被瓦格纳神秘、冗长、虚妄甚至色情的创作引入歧途。德彪西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加之法兰西民族浪漫、雅致、简素、自然的特质,十几岁时的创作就公然蔑视传统的和声法则。一位老师问他:“那么,你服从什么样的法则呢?”他回答:“没有,我高兴怎样就怎样。”他注定要把音乐引入清新宜人、风和雨润的大自然的怀抱。你听他直截了当地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
  听德彪西的音乐有一种懒洋洋的惬意、意绵绵的快感。牧神潘在午后的阳光下昏昏欲睡,舒适自在,如入幻境,极空灵缥缈之致,人物原型虽耽于声色,音乐意境却雅致坦荡(《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大海在德彪西的笔下则安详自在,像一个熟睡的婴儿;既而水波荡漾、浪花飞溅,像苏醒的婴儿在嬉戏玩耍;终则汹涌澎湃、咆哮壮观,像所欲不随的婴儿大发雷霆(《大海》)。形象而真切,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大海。
  我最喜欢的还是德彪西的钢琴曲和室内乐。他的钢琴曲不仅数量很大,也开创了钢琴语言的新局面。光看这些小曲的名称就知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水中倒影》《林间钟声》《月落古刹》《雨中花园》《雪泥踪迹》《暮色中的声音与芬芳月光》……或清冷,或虚幻,或铿锵,或悠远,如光伴影,如雾凝水。恍如置身世外桃源,太虚幻境,令人流连不已。德彪西不注重什么旋律,只注重意境、色彩。其意境之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其品位之高雅令人有口皆碑。他善于从事物的形象和自身的感受中发掘出令人心醉的零碎的音乐片断——但不零乱,像细碎的花瓣,色彩绚丽而不失娇艳。闲暇时燃上一支香烟,捧上一杯清茶,听着醉人乐曲在斗室里荡漾,人生之境界,夫复何求!
  德彪西的室内乐数量不多,但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足以压倒群芳。它们常被当做品位和修养的标志。即使是许多演奏大师,在经过了年轻时的凶猛、刚强之后,都纷纷转到这些室内乐的演奏上来。由于有了弦乐的主导,曲子更加轻盈、惬意、虚无缥缈。婉静处如田野里春眠的少女,小憩醒来,在春光的煦照下睡眼惺忪,一脸的天真无邪,裙上还沾裰着片片细碎的草叶、花瓣,让人爱怜不已;欢快处如林间小路上的女子,抛却了烦恼和忧伤,一边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一边痴痴地笑着,甩开双手一路走来,爽朗、丰致,令匆匆而过的芸芸众生中的凡妇俗女羡煞、妒煞。
  有德彪西相伴,真好。
  □夏魁周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