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单位派先生到香港大学交流讲学两年,薄薄的一纸公文立即把一对恩爱夫妻变成了两地鸳鸯,关键的问题是儿子刚出生5天! 先生临行前,不顾我的反对,坚持为我买了一部手机,叮嘱我一定要随身携带,且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好让他把心中的牵挂及时传达给我,也好让他及时知道我和孩子的情况。 从此,手机成了我们联系的纽带。每天的早、中、晚,手机的信息提示音都会准时响起,上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你和孩子都好吗?”每当看到小小显示屏上显示出这无比关切的话语,我的心头就似被五月的春风拂过,浑身都暖煦煦的,一天的劳累和烦恼也跟着烟消云散。记得有一天中午,三个月大的儿子突然发起高烧,我抱他到医院打针。当时,只有两个年轻的护士值班。一针、两针、三针……两个护士按着儿子的小头轮流给儿子扎针,可是谁也找不到血管。针针扎在儿子的小脑壳上,也扎在我的心坎上。我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突然,手机响了。我哇的一声哭起来,哽咽着告诉先生,两个护士都扎了9针了可还没有给儿子打上。 先生一边安慰我,一边替我想办法。可是,这时手机显示出余额不足三元。于是先生立即改发短信。一个个短信接二连三地发过来:“两个护士一连9次失败,一定相当紧张,冰壶,你勇敢一点,自己给儿子打针!”“冰壶,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在先生的鼓励下,只拿过粉笔没有拿过针头的我终于慢慢拿起了针头,咬紧牙关,一针下去,谢天谢地,回血了!我又哭又笑地给先生回电话说:“我给儿子打上了!”手机那端传来了先生压抑的抽泣声。 液体静静地流进儿子的体内,儿子很快睡着了。看着密密麻麻10个胶布贴在儿子头上,把玩着手里的手机,我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它,我会怎样,儿子会怎样,远在香港的先生又会怎样? 如今,儿子已经六岁了,这部手机也已经跟随我六年啦。先生早已经从香港回来,但是,经常外出讲学的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给我发短信:“你和孩子都好吗?” □冰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