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才子”卖肉,北大承担什么责任


来源:   
2003-08-15

  关于北大“才子”陆步轩卖肉的消息一经披露,立马成为诸传媒共谋大忽悠的主题。这也难怪,因为它具有太多吸引眼珠、刺激思想的因素了。因为陆步轩是北大的“才子”——“北大”可是一块镶金边的牌匾啊!而陆又是北大中文系的“才子”,它的关联词,便只能是儒雅、智慧、脱俗、才华横溢等等。但偏偏这个他却在卖肉。卖肉者,屠户也,在中国文学长廊,它从来是一个充塞着粗鲁野蛮信息的意象。因此,仅仅这对立的联想、意象冲突,就必然激起人们无穷尽地探窥、探究兴趣。各大网站之论争蜂起,实非偶然。
  其实,人们忘却了,别说北大“才子”,就是“才子”的老师们,上世纪80年代出国后端盘子的也不在少数,但人们并没有多少感慨。为什么这件事在国内能引起轩然大波呢?如智者已批评的,这反映了国人根深蒂固的职业贵贱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陆步轩卖肉便是合理结局,因为中国高教资源稀缺,北大的教育资源更属奇缺,她的任务显然不是培养合格屠夫的。对此,也有不少文章做了分析,西北地区人才环境确实有问题,由此造成的人才马太效应仍制约着西部腾飞。
  但我认为,对陆步轩走上屠夫之路,却应具体分析,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个人选择的结果。当地县计委曾把他借调到机关写材料,是他自己感到乏味主动离开的。其后,他三次创业三次失败。因此,他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就因他曾是北大“才子”,便受到特殊照顾,各种政府机关任意选,那么,是不是历届名校毕业生一旦下岗或创业失利,都应被特殊关照呢?当地政府考虑的是面子因素,但如果陆步轩上岗后,不能发挥作用,这损失谁来埋单呢?因此,当地人士真有眼光,应支持陆将“眼镜肉店”做大。在“放心肉”放心不下的情况下,我保证这“眼镜肉店”开到哪里,便火到哪里,很可能成为陕西一大品牌呢! 
  不过,即便如此,陆步轩走到今天毕竟出于无奈,北大及中国高教同样应承担责任。南方某报报道中说:“他多次努力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除了一张北大文凭外,他再无其他资源可以凭借”。问题是,这北大文凭不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吗?海外留学生,一面端盘子,一面拿文凭;今天,对这些镶着金边的“海龟”来说,他们的本领不就来自这些文凭吗?网上有人发议论,认为陆步轩倒霉在“中文”身上。这更是鼠目寸光。据我所知,许多大小报纸、机关、企业,一直是求“文才”若渴的。这“文才”要求不高,就是文从字顺,能胜任编辑、秘书职务。但许多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却是不愿干或干不好这些工作。譬如陆步轩,他如能把报屁股文章写好,即便不如“北大才子”余杰般风光,养家糊口应当没问题呀!
  据说,陆步轩喜欢研究语言,尤其对方言感兴趣,并表示“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他“毕业时从北大带回的8个书箱,未曾打开”,这就是答案了,北大中文系是专门培养“学者型”人才的地方。问题是,一旦不能进入专业部门,大才非才,这些人便难以适应现实、发展自我。同时,我们高等教育,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学习兴趣与方法,因此,一旦离开校园,便只能吃一辈子老本。北大也不例外,有些人几乎是靠北大学历混上教授的。如果说,计划时代名校出身可混终生的话,市场经济却不相信文凭。陆步轩“才子”/“屠户”现象的出现,便打破了北大名校的光环,敲响了教育改革的警钟。这之中,高教培养目标或人才观转变尤为重要:只有那些能脚踏实地地求生存、谋发展、图宏业的大学生,才是真正人才,真正才子!
  □杨曾宪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