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年趣系列


来源:   
2003-01-27

  赶年集
  “跳、跳,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新年在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中像一驾载满欢乐祥和幸福祈愿的马车,丁丁当当由远驶近了。年集就是给孩子买花买炮的地方,赶年集也是年前最重要的一件事,让人们搭上新年这驾大马车痛痛快快地掏钱买东西,等着新年里享用。
  腊月二十六是我们这里的年集,离年没几天了,该买的东西全都算计好在这一天买齐。孩子还缺的新衣不能再等了,糖啦瓜子啦该准备些了。都知道这年集上最热闹,家里的小孩子都想去,老大跟一伙孩子去了,老二跟着小叔走了,老小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不放手,惟恐母亲不带着。
  这年集可真是大啊,远远地就看着人山人海、花红柳绿的一片好光景。走近了只见满街人熙熙攘攘,东西琳琅满目,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子叫唤声掺和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卖花的扛着一棍子花,高高举过头顶,时不时拽下几朵向人兜售;年画儿、挂门钱儿一溜摆开,花花绿绿任人挑;糖板儿脆生生甜丝丝白里透着香,让人不由得停下步;柿子饼、黑枣子、香瓜子等过年吃的零食,馋得小孩子口水直流;红灯笼挂得满街直闪眼,让你不买都想看看;最热闹的要数卖鞭炮的地方,挤得人挨人,一盘盘鞭炮摆成了方阵,大花灵、小摔炮、刺花炮……真是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卖主还时不时拿出个刺花炮点上,高高挑起现场演示,围观的人连声说好,也顺便买上一些,拉着恋恋不舍的小孩子走开。
  有一年,母亲领着二哥赶年集,集上人多,挤得母亲东倒西晃,走着走着,母亲一松手的光景,二哥就不见了!母亲慌了,东找西吆喝也没找着,正在母亲着急时,二大爷把二哥领过来了,原来这一眨眼的工夫二哥就折回卖鞭炮的小摊前,忘乎所以地看了起来。
  这吃的用的该买办的都买办齐了,连放鞭炮的竹竿都没忘,小孩子的帽上也早已插上了几朵花。人们满载而归,手中提的、肩上扛的、车里装的都是年货,大人小孩脸上都带着笑,准备回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喽!
  年三十
  年三十可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了,该忙的这一天全部要忙完,对小孩子而言,这年三十就好比已端上桌来香喷喷的烧鸡,看着心里踏实,闻着味儿飘香,只是眼巴巴等着夹到嘴边那一刻了。
  大人们忙着剁馅子、炸 子,有时三五家凑一块做一锅豆腐。大人忙活还不让小孩子看,怕小孩子在一边说话不吉利。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子看着做豆腐,锅一开眼看着白沫子呼呼地冒了出来,我赶快大喊:“要淌了、要淌了!”被母亲撵到了一边,原来这过年话要讨个吉利,“锅淌了”得说成“锅涨了”,就像煮饺子破了肚,不能说“饺子破了”,要说“饺子挣了”。我们小孩哪里懂这些呀。
  吃了午饭就开始扫院子,把那些鸡呀、鹅呀的都拦在圈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过年。哥哥早把挂门钱儿理好,准备贴上门了,父亲找出纸要写春联,我们几个都是小帮手,这个拿笔,那个拽纸,一边磕磕巴巴地念着父亲写的字,我指着个“福”字说这是“口”那是“田”,惹得哥哥一边翻白眼一边讥笑。写完后开始贴春联,粮仓上贴副“粮食满仓”,猪圈牛栏贴副“六畜兴旺”,“福”字刚倒着要上门,我眼尖忙着去纠正:“福倒了,福倒了!”总算是歪打正着,说了一句吉利话。
  春联贴完了,父亲拿出一摞草纸开始用个木戳子“盖章”,那是要打纸钱儿。打好了纸后,领着孩子们去上年坟。小孩子全去了,上坟是假,跟着去玩是真。
  上完年坟天就要黑了,事儿还没完呢。看着父亲找出几根木棍子,一根根地放在门槛子前,这叫“拦门棍”。家里供的几个神,什么灶王爷之类的上天说完好话要回来过年了,可不能让小鬼一并跟进来,这根棍就是拦小鬼的。然后开始理桃条子,拿一把桃树枝子用黄纸一缠,插到各个屋檐下,放在磨眼里,叫做插“桃条子”,说是用来驱鬼避邪。我猜这个“桃条子”可能就是古诗中的“桃符”,由那种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演化而来的吧。
  除夕夜
  除夕夜是新年高潮的开端,就像天明要放的那挂大鞭炮的一个长捻子,在我们小孩子心中刺刺啦啦地点着,急不可待地奔向要炸响的那一刻。
  吃完年夜饭就开始盼着天明,感觉一年中的夜晚就这一晚时间过得最慢,所以小孩子守岁也叫“熬岁”。一家人围着火炉说话,平时吃不上过年才炒的花生端了上来,可也没了吸引力,只是把新衣早早放在床头,巴不得赶快穿上。
  那时还没有电视看,母亲就讲故事。我们兄妹几个说好谁也不许睡之类的话,可玩了一天的孩子还是撑不住要睡了,这是母亲巴不得的事。如果哪年兴奋得不睡觉,就可以看着母亲包素馅水饺和汤圆,等着敬天时用。
  迷迷糊糊没睡多久,远远近近有了鞭炮响,一下惊醒了好梦,想起是新年了,一个激灵坐起来,母亲按也按不住地起了床,穿上新衣,这时母亲用烧好的桃条子水给我们洗脸,兜里再揣上个桃条水煮的鸡蛋。
  邻居家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了,急得我们团团转,谁家先放了在小孩子跟前就有了炫耀的资本呀。哥哥早就把鞭炮拴到竹竿上等着父亲来放了。等桌子在院里摆好,放上点心和水果,饺子也下好端出去了,开始敬天,我们跟着父亲到院里一排溜跪下给老天爷磕个头,大人祈求老天爷来年保佑一家平安,小孩子就跟着玩罢了。敬完天就开始放鞭炮,大鞭往竹竿上一挑,父亲就是我们小孩子眼里的英雄。开始点喽,我们远远地站在一边看,只见火花直闪,响声震天,母亲一边给我捂耳朵,一边拽着要向院里拾哑炮的哥哥……
  大拜年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锣鼓敲起来”,这就是说的大年初一的景象,红灯笼是每家门前必挂的,敲锣鼓是大队里给军人家属拜年来了。当然拜年是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事儿,家家户户都要大拜年。
  我和两个哥哥给叔伯大爷拜年去,先到谁家、后到谁家,母亲早就给哥哥交待好了。大街上走着一些拜年的人,推开一家子门,一进门我们就直喊着:“大娘、大爷过年好”,接着屋里大人们忙不迭地走出来,边走边说:“快进屋,快进屋,别磕了!”我们兄妹三人早就“扑通”一声全跪下了,磕完头赶快进屋去,长辈要给压岁钱的,就算没有钱也是一大堆好吃的任我们抓。
  这拜年的风俗就是磕头,要是碰上个下雪天儿也免不了,直接到屋里去磕。有时一下碰上两伙人一块来拜年的,小孩子嘻嘻哈哈一起跪下,好不热闹,当然这中间也有许多小孩子来我家给我父母拜年。等到这年拜累了,腿也跪酸了,凡是叫得上称谓的家家户户我们都去了一遍,这才回家去。心里也是很舒坦的,挣了不少压岁钱不说,还有四大口袋好吃的(就为这,专门要了四个口袋的衣服),这些好吃的都是我们家没买的稀罕东西呀。
  小孩子拜年完了,轮到大人拜年了。母亲和几个婶子们开始串门,东家坐一会儿,西家坐一会儿,看似聊聊天,实为拜年。当然奶奶大娘辈的就不用出去了,都是小辈的媳妇出去拜年。
  这大年初一一天就这样热热闹闹过去了,拜年还没完,大年初二要到姥姥家去拜年,这是最乐不可支的事。到了姥姥家,舅舅又多,这压岁钱可就多了。小时候喜欢拜年,最直接的原因是有压岁钱,别看是小孩,也知道这钱是好东西。
  □舒琴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