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许言哥哥的妈妈给了我一块糖。”我正忙着洗头,忽然听到早早起床的女儿在门外兴高采烈的喊叫声。 我随手取了毛巾,一边擦拭着仍散发着浓郁香波气息的秀发,一边走到门前,隔着防盗门的缝隙给女儿纠正那烦琐的称呼:“雨鑫,以后说阿姨就可以,不要说许言的妈妈,明白吗?” 女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着迎面而来的爸爸大声炫耀:“爸爸,许言哥哥的妈妈给了我一块糖。”突然得到了糖块的女儿,喜不自禁的表情,令嘴拙的我无以言表。 原来,我们隔壁的一对恋人,在今天这个晴空万里的吉祥日子里要幸福地结为伉俪。 迎娶新人的彩车还未到来,结婚仪式上那两小盘糖块和烟卷早早地摆上了方桌。小宝贝们在桌子周围转来转去,那神态像极了馋嘴的“小猫咪”。许言的妈妈看出了宝贝们的心思,在未经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就悄无声息地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块甜甜的喜糖。 此时此刻,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时候。只要村里有结婚的,爱热闹且憨厚率直的农家人无须故意安排,心有灵犀般,以讨块喜糖为由,三五成群聚拢到新人的家中为其无怨无悔地帮忙接待客人。端盘,端碗,洗洗刷刷。忙得不亦乐乎! 农家有个风俗习惯,在新人刚刚踏进家门的一刹那,被主人家早已安排好的一位男士(必须是新郎的本家哥哥),小心翼翼地爬上新郎家的大门房顶,向着拥挤且热闹的人群扔糖块。此人手持一个传统的小竹篮,里面盛着被花花绿绿的纸紧紧包裹着的诱人小糖块,还有心灵手巧的农家人自制的小火烧。小火烧有杯口那么大,圆圆的,小火烧的肚子里装上少许的麸子,还有的是放糖的,象征着以后的日子幸福一生,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由于用的是发面而做,个个肚子鼓鼓的。虽然不是多么好吃,但是在那个连玉米饼子都吃不饱的年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经济条件落后的农家人没有多少资金去铺张,只好简单买来糖果瓜子之类的食物,预备为孩子们解馋。 于是,天刚蒙蒙亮,同龄的小伙伴们就急不可耐地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像小尾巴似地跟着父母们挨家挨户去拜年。拜年是假,领糖块是真。随着那乖巧小嘴的一声问候:“新年好,给您拜年了。”接着就会得到婶婶大妈的爽快奖赏。口袋饱满时,才肯罢休。吃着不劳而获的糖果,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小小糖块,是甜蜜幸福的象征。但愿人们的生活中天天有糖块陪伴。 □白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