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父亲初中毕业,分到了离家10里邻近公社的一家拖拉机站, 成了公家的人。父亲在那里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里,父亲每次回 家都是步行。虽然那时的父亲已学会了骑自行车,却舍不得买。 1973年,父亲调到了离家50余里的辛寨供销社生资门市部工作。 门市部人不多,门头也不很大,但却有公车————一辆青岛产的自 行车。他的同事们住得比较近,很少骑车。这样父亲回家时用公车也 就最多,再也不用步行了,那辆公车几乎成了父亲的“专车”。 每逢父亲回家的日子,也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我们弟兄那高兴 劲儿就甭提了,父亲的弟弟妹妹、同学好友晚上都来凑热闹,屋里常 坐满了人,很多是来借车骑的。记得那时村里没有几辆自行车,再加 上父亲为人随和、厚道,熟悉的不熟悉的,是急事的和不是急事的, 来借车的是一拨一拨的。只要车在家,父亲是来借必应。因此父亲的 车常借遍全村,那时我们一家在村里很有面子,乡邻们都高看我们一 眼。 骑车时间最多的当然还是叔叔姑姑们。10岁那年,长我5岁的小 叔,为了过骑车瘾,竟带着我去20里外的县城买小画书,回来时歪车 了。小叔怕回家挨奶奶的骂,就吓唬我说:“甭哭,回家不要说去县 城买书,你的伤就说是跑步绊倒了,摔的。”这事我已没有印象了, 后来还是小叔在心里憋不住,偷偷地告诉了母亲。每当家人团聚时, 母亲就把这件事说出来,揭小叔的短,大家听后都哄堂大笑。 19 84年,父亲调回本镇供销社。临走时,经理问父亲有什么要求。父亲 说,也没别的,就是那辆自行车,跟了他10年,有感情了,真舍不得, 看领导能不能作价卖给他,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相处十几年的老伙计。 经理同意了,作价20元卖给了父亲。这是父亲买的第一辆自行车,也 是最后一辆。 现在父亲已经退休8年了,可还是骑着这辆老金鹿。我们兄弟三 人都已成家立业,骑上了四五千元的摩托车,老二还买上了汽车。我 提议兄弟仨集资给父亲买辆踏板车,父亲挡住了,说人老了,容易怀 旧,看到它,就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浑身有力气,过着带劲。 □赵福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