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儿子不知从哪捣鼓些零碎木条、木板,又翻出家里的小 锤、铁钉,在阳光明媚的院里丁丁当当敲打起来。颇费了一番周折, 儿子终于做成了一只木箱。我放下手中的书,饶有兴致地问儿子:“ 徐萌,你在干什么呀?”儿子头也不抬地说:“做个鸟窝。”我不由 得在心里笑起来。这是一只比鞋盒稍大,四面密封的简陋小木箱,哪 里像什么鸟窝。我回到书里,由儿子去。 傍晚时分,我发现在院子的一角,墙壁较高处,悬挂着一只长方 形的“鸟巢”。无疑,这是儿子的“大作”。细心的儿子将木箱的一 侧开了个圆门,又在箱底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软草,还在鸟巢上面盖了 一块防雨塑料薄膜,还真像那么回事。可是,小鸟会搬迁进儿子为它 们精心建造的“温馨小屋”吗? 我实话告诉儿子:“小鸟是不会到你做的鸟窝里住的。”儿子颇 感意外地仰起稚嫩的小脸:“为什么呢?”我说:“小鸟的胆子很小。 ”“可我并不会伤害它们的呀!”儿子的样子很急。“因为小鸟经常 会受到人的伤害,所以它们不会相信任何人。”我肯定地说。“那人 为什么要伤害小鸟呢?”儿子试图刨根问底。我思忖了半天,竟一时 找不到会令儿子信服的恰当的答案。最后我干脆用一句“长大了你就 明白了”搪塞过去。 儿子似乎并不相信我的话,连续几天,他多次满怀信心地跑到鸟 巢跟前,踮起脚看有无小鸟光顾的痕迹。结果当然是一脸的失望。 这期间,我偶然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组画面:在巴黎市中心阿尔 广场的草坪上,有许多麻雀在盘旋,鸣叫。几个小女孩用手中的面包 在引诱麻雀。它们拍打着翅膀飞来,落在了小女孩的手上,毫无顾忌 地啄食着面包。人与麻雀,竟能如此和谐平静地相处!可是在我们生 活的这座城市,麻雀一见人影靠近便迅速逃之夭夭,这两者之间,反 差有多强烈啊!其实,与巴黎的“鸟遂人愿”相比,儿子的小小心愿, 实在不应该是一种非分之想呀! 大概因为太多的失望,儿子不再关注他的鸟巢,任由风吹雨打。 以致好多天,我都不忍看儿子沮丧的神情和困惑的眼睛。 有一天,一对金光闪闪的小鸟欢快地钻进儿子那挂在墙上的鸟巢。 儿子在异常兴奋地告诉我这个消息后,又轻轻叹了口气,说,这是他 昨晚做的一个梦。 □青菜红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