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上的留学生来自德国。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做事自然一丝不苟。你设计情景会话,如问:今晨天气如何?他们会一字一板地回答:“我们还不知道。”意为“我们还没有出去看”。出门之前,仿佛有号令发出,男生女生各从裤兜掏出无色唇膏涂抹一番,言称济南“很赶早(干燥)”。中国人习惯以东西南北辨方向,他们只认左右前后。如果你告诉他们“学校运动场在你们宿舍的东边”,他们会问:“哪儿是东?左边?还是右边?” 外国人学汉语,主要困难之一是声调:第二声上不去,第三声不会拐弯,第四声下降不到位。作为老师,我多次严正指出,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错了,意思就可能错。留学生们也很快意识到其重要性,为了避免出现类似“请吻”的错误,提问题之前,“请问”的“问”字总是伴随着一个大幅度的点头动作。因此,只要看到某生把下颌高高仰起,我就可以断定他要问问题了。有时我一遍遍地纠正某个发音,听到的还是那有气无力的洋腔怪调,在我完全绝望时,没准儿突然一位蒙出了令人兴奋的那个音,我及时夸张地予以鼓励,那位德国工程师或者什么会计师会激动得两眼放光,手舞足蹈。 他们很懂得学以致用。去饭馆吃饭,说:“请来一碗糖(汤)。”学了砍价的句子,忙去实践,看到背包标价40元,就说“太亏(贵)了,25块怎么样?”学了“尝水果”,就去商店“尝尝鞋子”,“尝尝夹克”。 留学生们认真又不乏幽默。一帮人去北京旅游,其中两个要在北京多逗留一日,其余按时归来,造“把”字句:“我们把他俩埋(卖)了,很便宜,200块。”课后留作业,必定有一番讨价还价:“太多啦,能少点吗?”我正色道:“你们得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们就说:“对,休息休息再休息。” □马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