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济南人吃的豆腐,主要来自城东南关厢的东舍坊街和西南关厢的东、西双龙街的豆腐房。对于东、西双龙街的豆腐,听老人说,还有一段因豆腐而改街名的趣事。 清末,趵突泉南有一条东西的街道叫趵突泉前街。趵突泉前街南边集中了不少利用泉水做豆腐的业户,随着发展形成了南北向的两条街巷,以豆腐起名为东豆腐巷、西豆腐巷。大部分业户以做、卖豆腐为生,因用的是趵突泉的水,并挑选上好的黄豆,加上制作工艺精细等,生意十分兴隆。这两条街上的业户与东舍坊的豆腐挑子,几乎控制了济南老城内外,豆腐供应可说是平分秋色。 后来,街上搬来一朱姓做豆腐的人家,不久原来做豆腐的众多户家,生意愈来愈难做,而朱姓的豆腐买卖逐渐做大起来,生意十分红火,众人十分不解。 一天,众业户相邀去趵突泉吕祖庙,焚香卜卦,众人问庙中道士可有逢凶化吉之策,道士指点道:可将东、西豆腐巷名改为东双龙街、西双龙街,取双龙戏珠之意,珠朱音同,朱姓当衰。众人于春节佳日改街名,并于正月十五精心组织了众多豆腐户家参加了大型高跷队,尤其那两条巨大的青龙和双龙戏珠的龙灯表演,走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此后众家豆腐生意转好,朱姓户家大病一场后,外走他乡。 这就是民间俗传的东、西双龙街的来历。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东、西双龙街的豆腐生意逐渐消失,而东舍坊的豆腐走城里、转商埠,成了济南的主要生产地域。东、西双龙街的春节“扮玩”活动,也转移到了西青龙街一带,西青龙、老东门、东舍坊的春节扮玩队伍是旧时济南民间最有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