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两个轮子一架梁


来源:   
2003-10-25

  上世纪初,自行车传入济南,早期的车是前轮大后轮小,车价昂贵,1908年6月26日《大公报》载:“历下各街,乘脚踏车者络绎不绝,车价为之骤涨。”
  1938年济南市商会《工商业统计表》中,自行车业已发展到79家,使用工人数321人,平均每家经营业户用工4人,车行主要集中在商埠。记得上世纪40年代初,后营坊街只有两辆自行车,凤毛麟角,十分稀罕,街上孩子们一见有骑自行车的,便拍着手掌齐喊:“两个轮子一架梁,车上坐着个兔子王,见了老子不下来,嘀铃当啷晃铃铛。”1946年在济南市立中学约600人的学校里,只有几十人有自行车,其中家住广智院街的于牧师的3个女儿各骑一辆车来往上学,放学回家备受学生注目。因车少,学校也没有存车处。解放前的几十年里,车行里卖的、街上骑的都是外国牌子的自行车,什么“三枪”、“飞利浦”“蓝陵”等。沦陷之后,又多了不少日本货,什么“富士山”等,这些车很贵,一般人家买不起。
  上世纪50年代,济南的五交化批发站兼营自行车业务,品牌全是“凤凰”、“永久”这些老牌车,型号只有28、26两种,那时不要说家里,就是单位上有一辆车,出去办事骑着也很让人眼馋。60年代,人们青睐的品牌上又多了青岛的“大金鹿”,即俗称的“大飞轮”车子。70年代末,自行车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蝴蝶牌20的小轮车,各种颜色的彩车也不少见,深受儿童妇女欢迎。80年代后,车型更加齐全,色彩更加多样,自行车开始大量地进入家庭。   (风俗)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