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的“市井”版刊载《到铁箅子游泳去》一文,提到济南西护城河边的“铁箅子”,很有趣。过去老济南还有一处“铁箅子”也很有意思。济南老城墙外原有一道圩子城,清廷山东巡抚谭廷襄、闫敬铭、丁宝桢于同治年间(19世纪60年代)先后为防御捻军而督修,旧址在今顺河街、文化(东、西)路、历山路一线。原为土筑,1864年改筑为石头圩城,并先后开辟城门数座。在今省中医附院西墙外,即山水沟南头与圩子墙相交处,留有4孔涵洞,为泄洪之用。涵洞每孔宽约4米、高约5米,立有若干根茶杯粗的铁柱以阻止行人穿越,百姓称之为“铁箅子”。东头一孔涵洞有两根铁柱间隙较大,可容人侧身穿过,人们出城时为图方便,有时便由此穿过,俗称“钻铁箅子”。久之,两根铁柱竟磨得发亮。解放后,圩子墙和城墙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而消失了,“铁箅子”也就在人们记忆中逐步淡漠了。 (周雪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