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年前,在济南几乎每条街巷中,临街狭小的破屋中,都有 些做小生意的,人们习惯称它为“小铺”,卖些孩子们吃、玩的小东 西,如小糖块、花生、酸枣和“洋茄子”(气球)等,本小利薄,生 意十分清淡,赚不到几个小钱。有的人就琢磨出许多吸引孩子们光顾 的点子来,“转糖”、“投彩”较为普遍易行,也有的小贩专门在小 学校附近设摊或挑担串街。 “转糖”是用一个方形的大木盘,从中心划分成十几个呈放射状 的格子,每个格中都放有糖果、画片、琉璃球等小玩具。在盘子中心 的泥墩子上,插一轴,横着一根缠着花纸的木棍,在一头吊着个铁针。 玩时,交上几分钱,用手拨动木棍旋转,当针停在哪一格上,就可以 得到哪一格中摆着的小物品。这一游戏式的推销法颇能吸引儿童,其 实,格内物品价格和转动一次所交的钱相差无几。有的商贩还备有一 种“投彩”的盒子,彩盒分成20个小方格,每格中均放有小玩具和糖 果,外面糊上彩纸。对应每个小方格的彩纸上,或绘有《三国》、《 水浒》人物的头像,如刘备、关公、宋江、李逵等,或写有单个汉字, 连起来读多是《三字经》、《千字文》中的句子。孩子们每交一次钱, 就可以任意捅开一格,得到格内的物品。 文/乔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