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话中许多词语,表现力极强,而其含义,却又往往是一般诠 释难以解释清楚、准确的,真个是应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句 话。“浮腰儿浮腰儿的(浮读阴平,音fūyaorfūyaordi)”,即是 一例。 何谓“浮腰儿浮腰儿的”?有人解释说就是“满满的”,你说对 吧?当然不能说全错;但这样的解释,对地道的济南人来说会感到不 够到位,也不很够味儿。济南人心领神会的是,所谓“浮腰儿浮腰儿 的”,就是往杯、桶、缸、瓮等容器里注水等液态物,直到水已经从 容器口平面高出一些(表面张力所致),但还未溢出的那种状态。如, “你看他倒酒倒的,都浮腰儿浮腰儿的咧。”若把“浮腰儿浮腰儿的” 翻译成英文还真是件难事,它既不是full(充满),也不是overf-l ow(因满而溢出),译成spill(洒出、淌出)更是离原意相去甚远, 只有一个glut (过量、供过于求)的比喻义可以勉强借用,但其 “神”其“味”也大打了些折扣。 倒酒倒的“浮腰儿”了,这与民间所谓“茶七饭八酒满杯”的礼 仪风俗正好暗合。济南人的讲究是,给客人倒茶时,只能倒七分满, 盛饭时要盛到八分满,斟酒时要斟到十分满,谓之“酒满心诚”。不 过,假如有济南人说:“这山水(洪水、山洪)真大呀!河里的水都 浮腰儿浮腰儿的咧。”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实说河水水面已经高出 了河岸,其实这乃济南人夸张的说法,是形容河水之大。 和“浮腰儿浮腰儿的”意义比较接近的一个济南话语词是“流边 儿流沿儿的(音liūbiānrliūyànrdi)”,也是形容容器里的物 体盛得很满。《金瓶梅词话》里,曾多次出现“流沿儿”这个词语, 都是形容酒斟的恰到好处。如第33回:“(春梅)取了茶瓯子,流沿 儿斟上,递与他。”同书第95回:“月桂拿大银盅满满斟了一盅,流 沿儿递与薛嫂。” “浮腰儿浮腰儿的”也罢,“流边儿流沿儿的”也罢,都应算是 老派济南话,现在的年轻人已鲜用这样的词语了。 文/张继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