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俗话俗说”曾说到济南话中有关“说话”的二十几个语词, 其实,类似语词在济南话中还有许多。 一个人若用讥讽的口吻说对方或者使被说者感到尴尬难堪,济南 话叫“脏(音zāng)”。如:“她成天价扬风乍毛(意谓举止轻浮、 爱出风头。也有济南人说作‘阴风乍毛’)的,让我脏了她一顿。” 再如:“别脏我咧,我哪是当处长的料呀。”“脏”的流行,大约在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派济南人表达“讥讽”的含义时,常说的词 语是“刺挠(音cìnao,该词另一义项为‘像有毛刺扎着一样发痒’ )”,如:“我又没招你又没惹你,你刺挠谁呀?!” 把别人的私事张扬出去,济南话叫“扬贩(音yángfan)”,如: “你搞对象的事儿,她给你扬贩得全厂都知道咧。”与“扬贩”意义 比较接近,又有说人坏话含义的一个词语是“败坏(音bàihuai)”, 如:“这个人品行太差,净好背后里败坏人。” 说话时故意炫耀,济南话称之为“谝拉(音piǎnla)”。说话 时言过其实,济南人称之为“虚火(音xūhuo)”。过去,人们烧火 用的多是柴禾,有时烧着烧着火不旺了,便用火棍把燃烧着的柴禾“ 虚”一“虚”,火就会旺起来。假如不再添加新柴,这旺火燃一会儿 便会熄灭。所以用“虚火”来形容“夸大其词”,真是太形象不过了。 一个小孩儿不慎摔倒擦破点皮,便躺在地上哭着闹着不起来,母亲便 会呵斥道:“别咧摆(音liēbai,哭之意,也说‘咧咧’)起来没 个头儿咧,又没出血,你也太虚火了。” 小孩给大人(或仆对主)犟嘴,济南话是“犯犯嘴(音fānfanz uǐ)”,也可说成“掉嘴不拉舌”。“犯嘴”当“斗嘴、争辩”讲, 明代就已流行。《金瓶梅》第73回就有这样的用法:“两个又犯了回 嘴,不一时拿将寿面来,西门庆让吴大舅温秀才伯爵吃。”与“掉嘴 不拉舌”构词方式相近的济南话语词还有“油嘴呱拉舌(形容说话油 腔滑调)”和“贫嘴呱哒舌(指说话鄙俗,开令人生厌的玩笑。也说 ‘贫嘴呱拉舌’)”。旧时,有句童谣就这样讥讽爱“耍贫”的人, 叫作“贫嘴呱哒舌,随你二大爷。”为什么“耍贫嘴”就非得“随” 二大爷呢?济南民间俗信一直认为:排行老二的人一般都聪明狡黠、 能说会道,所谓“大的憨,二的奸……”是也。 文/张继 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