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电影电视尚未普及,济南曾有过“拉洋片”的,特别 是在庙会和春节期间,多至数个,十分热闹。后来在大观园、南冈子 (今新市场)也偶有所见。观者以儿童为多,价钱也较便宜,毛二八 分的就可看十几幅画面。据说这些艺人多系外地流动来济南的,询问 过多位老济南人,皆不知当地有干这一行当的。 “拉洋片”也叫“西洋镜”、“西洋景”,其实与洋一点边也不 沾,只是最初很稀罕而已。画面多为沪杭等地的一些高楼、街景等。 这种娱乐始自清末,流行于上世纪初的民国时期。其设备十分简单, 用薄木板做成大长箱子,箱子上端展示一幅画面,以做广告宣传,箱 内装有转轮,通过绳索带动绘有各种内容的画片,上下启动就可以更 换画面。箱子下部平行留有几个圆洞,洞上装有凸镜,通过凸镜可以 放大看清箱内画片上的内容。艺人这时根据画片内容配以解说或唱词, 为了烘托气氛和招徕看客,还配上打击乐,一面小鼓、一面小锣、一 副钹三件连在一起固定在木架上,拉动绳索,三件乐器发出和谐有节 奏的声响。据说这种连说带唱的表演方法,是北京天桥艺人焦金池( 艺名“大金牙”)所创,其内容也不囿限于风景介绍,还增添了有故 事情节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片断。 文/乔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