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的城市颇带些“王气”:如古城西 安曾是自西周迄盛唐的十二个王朝的建都之地,素有“六朝金粉地” 之称的南京先后也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济南,虽不曾有过王朝建都的“辉煌”,但历史上也曾数次做过诸侯 国或“封王”的王都。从这点上说,济南也并不乏“王气”。 在汉代,济南曾数度成为“济南国”。 西汉王朝建立后,采取封国与郡县杂处而互相制约的制度。据《 史记》记载,太后吕雉在其称制的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将 自己的侄子吕台封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封邑”。直到吕氏 势力被剪除后,汉文帝继立,济南郡才又归属齐国。汉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164年),文帝又以济南为国,封刘辟光为济南王。后因刘辟 光参加了反对汉景帝的“七国之乱”,失败后济南国便被取消,改为 济南郡。但到了东汉初年,复置济南国。汉光武帝于建武十五年(公 元39年),封其子刘康为济南公,两年后又进爵为济南王,国都建在 东平陵(今章丘平陵城)。东汉著名的政治家曹操就曾做过三年济南 相,留下了不凡的业绩。济南国自公元41年至公元153年,共传国五 世,存在了一百多年。 到了金末元初,盘踞在济南的军阀张荣投降了蒙古,被忽必烈封 为“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后又赠封为“济南 王”,其王府就建在现在的珍珠泉大院。至明代,明英宗于天顺元年 (公元1457年)封其第二子朱见 为德王,封地原在德州,因朱见 羡慕济南的山水之胜,又改来济南,并在珍珠泉上建起德王府。当时 的德王府,规模宏大,面积约占当时济南城的三分之一。“王府周围 修起了两丈多高的宫墙;府门和四面的宫门门前均有牌坊;府门外有 高大的砖砌影壁,后面有半圆形围墙,另开东、西辕门供人出入。府 内建有正宫、西宫、东宫和斋宫,承运、存心和圜殿三大殿,御书阁、 孝友堂、燕居斋以及王府内部下属的部分机构等,并以珍珠泉和北面 元人遗留下来的濯缨湖为西苑;同时在湖北面堆修假山,在院内开凿 玉带河,当时在院内即可泛舟游湖。”(严薇青:《济南琐话》)德 王府的形制和设置,都是参照北京的皇宫修建的。 那么,济南究竟适不适合做国都呢?对此,清末著名的政治家、 学者康有为,就颇有见地。这位曾三次周游世界、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康圣人”,对济南可谓情有独钟。他在《新济南记》一文 中,说济南华山一带地势极好,是建立国都的理想之地。他还进一步 提出移都济南的具体设想,即在华山南面兴建一个新济南,在这里铺 道路,建公园,种花木,办学校,盖会堂,建园林式住宅区,搞娱乐 设施等;并借鉴青岛城市建设的蓝图,“雄美冠中国都会”。他的这 一宏伟设想虽未能实现,但却从另一侧面印证了,作为中外闻名的历 史文化名城,济南同样具有堪与其他古都媲美的“王气”…… 文/戴永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