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话里常听见“五脊子六兽”这个词。“五脊子六兽”(音w újīziliùshòu,一部分济南人常将“脊”读成“拘”音),多用 来形容抓耳挠腮、手脚无措、无可奈何、神不守舍、张狂炫耀、心烦 意乱的样子。如:“你看他,将(刚)挣了俩钱儿,就烧得五脊子六 兽咧。”“一天到晚没事儿干,闲得他五脊子六兽的。” 那么,这“五脊子六兽”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据考证,所谓“五脊子六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多用 于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中国的古建筑物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 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有六种人造的兽(正脊两端各一), 合称“五脊六兽”。正脊的两端是龙吻。垂脊上的五种兽分别是:狻 猊、斗牛、獬豸、凤、押鱼,这五种兽合称为“螭吻”。明朝杨慎在 著述中有记载:“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传说 龙生九子,螭吻是其次子。除了起到一般的装饰作用和体现高贵外, “六兽”还有一个特别的用处,就是保护房屋。原来古建筑均为木结 构,在房顶两坡瓦垅交会点安装上“六兽”,对房顶起到了严密封固 作用,能够防止雨水渗漏。 北宋大臣吕蒙正曾写过一首讽刺“五脊六兽”的诗,曰:“兽头 本是一团泥,做尽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却当初窑内时。” “六兽”系泥土烧制而成的小饰物,却被请到皇宫、庙宇顶上,俯视 人间,颇有点“平步青云”的意思。但这些东西在老百姓眼里却一文 不值,因此,“螭吻”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 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于是,“五脊 六兽”后来也就被老百姓用来形容一种“没抓没挠”的心理和面貌。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原来五间大厅, 门盖造,五脊六兽, 重檐滴水,多是菱花 厢。”此处“五脊六兽”还只是用来形容建筑 式样的豪华。又见《醒世姻缘传》:“这五脊六兽的什么模样,可是 叫亲家笑话。”这里的“五脊六兽”用的是其延伸义,含义已与济南 话中“五脊子六兽”基本相同了。 文/张继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