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笔简单的勾勒,那些姿态各异的茶叶就被赋予了生命,精灵一 样飞起来了。而那些竖排的长短句,也像被倾进一只古雅的杯子里, 翻卷着,伸展着,咝咝地喘息着,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收敛起 一分沉香,同作者一同入定了。 这本《光荫茶语》,随意地翻动一下,一股清香就这样扑面而至。 作者不愧为设计高手,整本书画集从封面、封底、排版,到纸张的选 择,到插画、手稿的安排,无不透露着一分精致,却又看似随意,无 半点雕琢痕迹。 里面的诗我大半是读过的,一些是初读,画亦然。读过的,全是 从有些喧嚣的网络上,远不如放在明净的书桌上读来养眼、提神。我 对画一窍不通,只是感觉它们更适合题在檀木或斑竹精制的扇子上, 炎炎夏日,打开它,凉风自生,暗香也会慢慢的浮动起来。诗很短, 语言很节俭,但不是超短裙的短,不是故意的短,吸引眼球的短。而 是佛偈的短,充满况外之意、散淡着禅思的短。随意打开一页,“千 年/一品”(《西子龙井》),“同一种心情/矾染了/九遍”(《 工笔》),“枕几本线装唐诗/睡吧”(《夏夜》),几乎每一首诗 里,都留有余味,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咂摸。作者显然不愿意多说,或 者用他自己的话说:佛说,我就不说了。其实,细细一读,作者还是 说了很多。就像同在这首《夏夜》里,作者道:“夏夜/绿意太稠”, 一个“稠”字,我已经满眼满脑子分化不开了。返回来再看那些不说 的,正是绘画中故意的留白,也就是诗中的“空间”,只有打开它们, 你才能更深地“进入”。而后你能看到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我知道,作者工作很忙,像我一样。 难得的是,他忙里偷闲,收获着这一分宁静,这一分优雅和清闲。 而我的忙,除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城市里,沾染了更多铜臭气外,实在 无他。所以,在恹恹的午后,或者半个失眠的月夜,我就更想这光荫 之外的茶语了。 作为谋过两面的朋友,出了这么一本诗画俱佳的集子,本想好好 鼓吹一下,没想到电话里,就只说出了两个字:喜欢。 (《光荫茶语》,涓本青禾著,长征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