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姚摩这部小说,我便迫不及待地试图在笔下探究其文本中的 气息。这似乎是一位温柔分裂的作家:一、他那种年轻,给人的印象 ——忧郁、腼腆;二、他才刚刚起步,他的创作个性可能被看作是左 道旁门,他的创新还可能被视为是对经典和传统的背叛;三、后来者 不声不响。 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出奇,笔调是缓慢的,语气是淡淡的,节奏 是舒缓的,舒缓中掩饰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激荡;而文字,就像一只 柔软的手掌放在了你的脸上,激起强烈的心灵震荡与共鸣。小说一开 始就让主人公去回忆支撑其心灵的地方和人(“17区,那条街”和“ 阿×”),娓娓道来,展开他同三个女子的爱情,过去/现在不断转 换,“事情不断发生,又在不断被遗忘”,他在回忆中不停地给爱人 写信,最后,连信中提到的人物也跳了出来,形成了:现在——过去 ——未来的三重时空进行时……小说的艺术表现在总体构思方面,也 表现在细部的语言表达上。大量不合语言规范的句子出现在小说中, 使小说语言也充满了先锋的意味。他对日常生活经验的不信任以至于 反叛,在语言表达上也强烈地表现出来。他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是全方 位的,他的反叛表现出一个新潮小说作家急于建立自己艺术个性以至 于艺术世界的内在冲动。 一个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有自己的敏感点,他正是在这种敏感点 的基础上构建起自我个性的。可以说,每一个作家的敏感点都是他的 创作中“自我”的核心。姚摩的精神敏感点,则是“温柔与分裂”。 这个形象染上了过多的忧郁感伤的色彩。似乎被一种说不清的内心挣 扎折磨着,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人生态度有着理想主义的底色。读他的 文章,或许将成为我们孤独而幽闭的生活中的心灵寄托。作品中表达 出来的对世界的态度,如意义、理想、本质、终极等,在真实的层面 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只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这是一种彻底 的虚无主义,从逻辑和哲学领域导向价值领域的虚无主义。它解构了 精神存在的最基础的哲学之根,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根的悬浮,而 这种状态,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拼贴:阎真《百年文学 与后现代主义》)。姚摩作为文本主义思潮的后起之秀,将“叙述圈 套”和语言迷恋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长篇小说《亲爱的阿×小姐》,姚摩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