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孩的记忆里都有一所“光明小学”,那是一所完美学校。 数学书里的应用题部分是我们获知“光明小学”最新动向的渠道:“ 光明小学近日添置一批娱乐设施,总共花费1020元……请问每个篮球 多少元?”“光明小学举办秋季运动会,为运动员购买奖品共花费20 00元……”“光明小学举办元旦晚会,需要购买100只气球……”基 本上,“光明小学”的学生每天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玩各种好玩的 东西。像我这样的小孩,就有过怂恿同学集体转学“光明小学”的经 历。我有个同学,上初中后才知道,那个数学题中的完美“光明小学” ,是虚幻不存在的。 等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以后,我就再也不向往“光明小学” 了,因为书里的“巴学园”更好玩,更可亲,更理想化,更符合孩子 对学校的期待。在我的想象里,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 之后,就瘫在沙发上,丧失了对颈部的控制功能,脑袋里仍在回想刚 才在学校经历的深刻而持久的喜悦。 我大概属于较早看到这本书中译本的那批人。那时候,小豆豆被 翻译为“小冬冬”,而我刚刚学会写字,在每一页的空白处,我都用 最喜欢的黄色,按照这本书里的口诀学着画梳发髻的老妇人:“画一 个圈,画一个圆,竖着两下,横着两下,画一个圆,画上个点,画一 个圆,头发三根,头发三根,头发三根,一眨眼间,一个太太。”对 于我,确实是异常欢快愉悦的阅读过程。 我小时候对“小豆豆”这个人称一直放心不下,不敢证实是不是 作者,后来看到《名字的由来》这一篇:“小豆豆的真正名字叫‘彻 子’……”我才明白过来。黑柳彻子不用第一人称“我”,而用第三 人称“小豆豆”,是因为小豆豆和巴学园,或者说和整个童年是一体 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童年。这个“小豆豆”才更符合真实的记忆,尽 管懵懂,却更可爱。 记忆可以传染,当你看到别人把记忆翻新的时候,你自己也会回 想起自己曾经坐在窗边,或者向窗外看的童年。而我和小豆豆最相似 的部分,就是心理的“初级阴暗面”。 小豆豆向往穿有很多褶皱的灯笼裤。因为她羡慕穿着灯笼裤的大 姐姐,一跺脚,露在外面的大腿就会颠悠一下。而我小时候很想穿健 美裤,以为穿上健美裤就可以健美了。 小豆豆喜欢阿泰同学,每天早上帮他削铅笔,而她自己的铅笔只 是啃一啃。我小时候,每天都会把削好的铅笔给同桌用,而我自己用 秃铅笔,实在秃得不行了,就在地上磨一磨。 小豆豆最倒霉的一天,是她把最珍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用舀 子舀便池,舀出了一座小山,都没有把钱包找到。我最开心的一天, 是从学校便池里捡到了一支圆珠笔,我听到两个女生议论,说圆珠笔 掉进了便池,她们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捡。我等她们走了以后,就跑 去把笔捡起来,而且十分庆幸地对其他人说:“笔没有沾到脏东西, 干净得很,干净得很。” 在《小时候就在想的事》里,小豆豆长大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 联合国的亲善大使,还是保持着儿童的可爱,我很喜欢《爸爸减妈妈》 这一篇,她在巴学园的时候,代数经常0分,43减26,对她来说就是 不得了的算术,长大主持节目后,算术并没有改善,但遇到数字,偏 要在直播时当场算出来,闹出好多笑话,观众笑着看完这期节目,收 视率反而升高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