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苏东坡,不仅在诗词赋等诸领域独领风骚,而且在书法等领域也颇有造诣,这些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但除此之外,苏东坡还在医学和养生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并经常把脉问诊,抓方拿药。晚年之时,他长期潜心于炼丹、瑜珈等养生之术,甚至像模像样地写了一本医学专著《苏学士方》,后人将它与医学家沈括的《良方》合编而成《苏沈良方》,据说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还占有一定的地位呢。我不懂医学,也不曾读过《苏学士方》,自然对苏东坡的医术不敢评价。据史书所载,苏东坡确实治愈过不少病人,这是事实。元丰年间(1078—1085),苏东坡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黄州,在那里闲居了多年。有一年,适逢该地瘟疫流行,为解民生之苦,苏东坡还专程到峨眉山拜访了名医巢谷,并获得秘方“圣散子”。据说,巢谷传授秘方时,曾让苏东坡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然而,为了控制瘟疫的蔓延,苏东坡最终还是违背誓言,将秘方公之于众,救活了不少灾民,一时传为佳话。 但苏东坡在医学上的真正造诣,还是体现在养生术上。林语堂曾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的弟弟子由自幼身体不佳,夏天肠胃消化不好,秋天又咳嗽不止,常年吃药都不见效。后来他师从一道士苦练瑜珈功,结果不仅所有病症不药而愈,而且气色奇好,精神抖擞,神气得要命。子由从淮扬送兄长到黄州时,苏东坡发现弟弟元气焕发,一到黄州之后,便也找了一家道观,在那里闭关七七四十九天,苦苦操练瑜珈的定力。在《安国寺记》里,他自己也曾坦言,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打坐。 在苏东坡看来,养生的首要方法就在于“和”、“安”二字。“安”即静心,尽量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的变化。其次,动静结合也很重要。他认为,动“能逸而能劳”,静可使“心平气和”。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壮呢?“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平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的锻炼使得他们祛病延年。《东坡养生集》曾载:苏东坡每天凌晨即起身打坐,并练传统的保健功——先叩齿数十下,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再徐徐吐出。然后按摩涌泉穴、眼面及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梳发百余次。他还强调,练习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排除杂气,自然呼吸,以便守神静志,意沉丹田。 不仅如此,苏东坡还给武昌太守写信,向他讨教炼朱砂的秘方。在给王巩的信里,他也是大谈自己的养生之法:“安道软朱砂膏,某在湖亲服数两,甚觉有益利,可久服。子由昨来陈相别,面色殊清润,目光炯然。夜中行气腹脐间,隆隆如雷声。其所行持亦吾辈所常论者,但此君有志节能力行耳。粉白黛绿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这些话虽然说得有点神乎其神,但确属苏学士的养生心得。 最有意思的是,苏东坡偶当民间郎中时,有人见其字价值不菲,便备了上好的宣纸,佯装生病求他诊治,以盼获得他的墨宝。苏东坡也便将计就计,利用处方来大力宣传自己的养生理念。据说,如今的世间还留有他的一张处方墨宝,上面写道:“张君持纸求书,望得良药,记得战国时有张方子,我照服很见效,不妨奉上。主要是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此四句话,其实正是苏学士的养生精髓。 □洪治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