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者几年,稿子写了不少,但能让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采写这组《创业时代·就业故事》图文系列报道,感觉自己在新闻业务上收获颇丰。 说实话,当初接受采访任务时,我挺兴奋:通过写人物来反映经济生活,和普通经济新闻报道相比,是个全新的尝试;与传统人物通讯相比,图文报道要求文字记者既要交代事实完整,又要言简意赅。就凭这两点,对自己的新闻业务来讲,无疑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我们选择采访的第一站是青岛:沿海开放城市,人的思维观念活跃,再就业职工从事的行当应该多种多样,典型比较好找。可计划不如变化快:找到劳动部门,对方很快提供了一大堆,可全都是现成的“劳模”、“榜样”、“红旗手”,不符合我们“寻找新面孔,采访平凡人”的初衷,只好作罢。两天下来,连个再就业职工的影子也没见着,劳动部门的同志似乎也失去了配合我们“大海捞针”的积极性。 采访出师受挫,我们反而冷静下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地劳动局是制定、落实宏观政策措施的“上层”部门,对基层的普通人、普通事自然难以掌握,硬逼着人家提供线索,得到的只能是老典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得调整采访思路。如何了解基层的情况?靠区劳动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一级级提供情况,时间上不允许。 正发愁时,我们想起市劳动局再就业培训中心每天晚上都办培训班。何不找授课老师聊聊?他们接触的学生,不都是有再就业欲望的下岗失业职工吗!果然,这些老师们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一名美容课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有一名40多岁的学员,自学了按摩技术后,在一家美容院找到了背护工作,刚刚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有1000多块钱,高兴得不得了,专门跑过来感谢我们呢!看着她兴奋又满足的神情,我们眼前一亮:失业后自强不息,靠自学按摩技术重新上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再就业之路,这名学员不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采访对象吗?确定了目标,接下来的采访驾轻就熟,《尚延花:上班之前,化点淡妆……》一稿便顺利出笼了。 心里有了底,接下来到威海、烟台等地采访,不是先让劳动部门提供现成的典型,而是竖着耳朵聆听他们说周围的新鲜人、新鲜事,没想到采访竟顺利多了,靠电脑技术维修体现自身价值的周海宁、靠两个气球开始创业梦的王爱秋、梦想创出“母女服饰”品牌的娘儿仨……几个人物的信息竟都是闲聊时得来的。 回头想想整个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就有了此次采访的第一点体会:好新闻就在平凡的生活里。记者用眼睛、耳朵、嘴,在自己周围编制成一张无形的网,走到哪里,这网就撒到哪里,用心去观察、聆听、记录,总能捕捉到预想不到的新闻“活鱼”。 采访过后,写稿是个更费心的活儿:要表达完整,写出深度,还要行文紧凑。与被采访对象聊得多了,他们刚下岗失业时的失落、再创业之路的辛酸,成功之后不忘他人的事迹,桩桩件件都能动人心魄,要用短短几百字就表达清楚,谈何容易。就拿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报道来说,在夕阳红老年公寓和主人公张玉兰呆了一天,自认成稿没问题。可没想到自己东删西删费了半天劲写出的初稿,拿给同事们看,得到的评价竟是:不动人,像写人物简介。 可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听到家人说张玉兰已经好几年没给女儿亲手做饭吃了;看到老人们把床头儿女的照片换成了自己与张玉兰的合影,我的心分明一直被感动着。再看看稿子,原来自己只顾了叙述事实的完整,而把有情节的部分三句话并做了一句说。重新整理思路,删掉所有的溢美之辞,用最感人的事实陈述、衔接、概括,终于写出了被编辑和部门主任认可的稿件《张玉兰:付出真情,收获感动》。 于是又有了这次采访的第二点体会:平凡的话语最动人。 (济南)王菁华 王菁华:女,《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