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2002青年记者第七期 

 

陆小华:记者中的学者

2002-07-18 09:10:49 

  你可能会在很多场合有机会认识不同角色的陆小华:中国最权威的新闻刊物《中国记者》杂志的总编辑、新华通讯社新闻研究所的一把手、报业集团和著名新闻院系专题讲座的主讲人、研究西部开发与反贫困的学者、北京图书大厦畅销图书的作者……
  如果用多种眼光、多种视角来看待这些不同的角色,能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多面陆小华,他总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展现自我的同时,满足不同人很复杂的需求,并有力地影响着他们。
  换一种方法干新闻
  如果仅从履历表上看,陆小华的职业轨迹简单而清晰: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一直在新华社工作。早年做过钢铁厂烧结工、插队知青的经历与同样生于60年代初的人们相比应该算不上经历丰富,16年的新闻生涯从《中国记者》的普通编辑记者做起。
  在当时的年代,对当时的新华社而言,年轻的陆小华显得新锐而活跃。他关注强势媒体,在多数人谈论电视繁荣的时候开始探讨引领中国电视创新与改革的CCTV的三级跳;他关注新兴媒体,与《北京青年报》的创业者们一起研究城市报业的发展……
  从微观层面观察与分析新闻与新闻业务,是大多数人所熟悉和习惯的角度和方法,而陆小华常常让人觉得,原来可以这样看问题。他说,做杂志和做报纸的区别就是判断形势、研究问题;永远要把自己当成专家,还要永远努力成为专家,应该站在很高的层面以专家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提出选题。
做编辑的时候如此,做总编辑的时候更是如此。《中国记者》上颇具创意与策划深度的主打专题、新锐视点,无疑都是这个指导思想的产物。
  从新的角度观察媒介、从新的角度观察新闻生产过程、从新的角度观察新闻理论自身,这样的思维方向与思维方式,让陆小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用简洁的线条组合出了一幅丰富的图案。
  “学着”的学者
  陆小华的经历中有一段不长不短的插曲:1996~1997年一年多时间中,曾从事扶贫工作,任新华社扶贫工作队队长、中共贵州省息烽县委副书记。这段经历最直接的可见成果是一本近40万字的经济学论著《西部对策——抑制贫困与中西部发展》,这本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其参与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模式,和巧妙地融入传播学方法的处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有专家这样评价自己读后的感受,掌握一种方法比读懂一本书更重要。
  这段经历给陆小华带来的变化还包括:更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和中国农民的命运,更喜欢探讨经济与经济学,更爱在想问题时调换各种不同身份做换位思考,在实践中更多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经济学、管理科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成果与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在陆小华所能影响到的范围内,他开始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或是媒介研究者。他说,我更愿意自己是一个“学着”的学者。
  中国传媒正发生着深刻的结构调整,如何准确地把握政策、市场等多重力量左右形成的大趋势,以决定具体操作,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态势?陆小华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置于信息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考察,以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视角予以全面、综合的审视,将传媒的规则变化、结构调整、形态变化、人才素质等宏观与微观及其相结合的层面,都纳入了聚焦剖析的视野,进行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判断与分析。
  判断能力的背后是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背后是思维水平。多年为传媒作发展战略研究和对策设计的经验,从方法论及对策设计角度提出方案的思维习惯,使陆小华在探讨影响传媒业的内外部规则与规则的变化时,更能把握传媒业发展大势;对中国传媒发展大趋势与竞争对策的分析和判断,更符合时代的规则要求与可能空间;设计出的可供程度化操作的整合方略,更能引发人们思维方法、工作方法的调整,引发人们在观念层面的统一与变革。
  各类专业刊物的版面作为陆小华的体验承载平台已经显得太狭窄了,陆小华的整合传媒系列著作开始闪亮登场,其中的第一本《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上市后不久就位居北京图书大厦社科图书销售榜前列。第二本《再造传媒DD传媒融资前后整合方略》将在今年7月出版,第三本也正在孕育之中。
  陆小华说,对我而言,把休闲的时光用来研究与写作,是另一种愉悦和收获,至少,会因此而感觉生命曾到来两次,因为这样可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选择的事情。
  从事新闻专业刊物的编辑工作与新闻研究工作,使陆小华一直保持记者与学者的双重心态、双重眼光、双重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同时,作为编辑者和研究者,操作传媒与研究传媒在他是统一的,开展研究与亲身实践同时进行,由此带来的是以特殊的感受、特殊的视角、特殊的判断方式研究传媒问题。还有一个双重是新华社所给予他的“从全国层面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从世界范围研究、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使陆小华更懂得把握规则,特别是把握禁忌,知道现行的游戏规则,在规则和禁忌限制的范围内开拓自由的空间。
  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恐怕是陆小华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正是这些“双重”的底色,烘托出一个善于观察、分析、思考和研究对策的学者型陆小华。
  从操作者、思考者到管理者
  在陆小华的一大串头衔中,目前最具挑战性的恐怕是新闻研究所所长这个位置,倒不是因为它行政级别最高,而是因为它最体现陆小华的综合素质,他现在要做的是和领导班子一起,将内外各种资源加以整合,把这个研究所锻造成强有力的研究机构。
  接手研究所的工作是从与每一人的沟通开始的,交流方式是多样的,谈话、聊天、书面调查、邮件传递甚至开玩笑的时候。至今,所长办公室仍然几乎没有他一个人静静办公的时候,人们会随时来传递信息、表达想法。陆小华的希望是,能为每一个人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能为每一个人设计出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机构调整的步子已经越走越快,像条分缕析地定位杂志、设计框架、划分板块、分配容量、调整节奏一样,他和他的同事们开始重新细分研究所的内部结构,不是简单地去繁就简,而是用新的结构框架来体现新的功能:做新华社的思想库,做全国新闻媒介的资源库、智慧库,成为强有力的智囊机构和对策提供机构。
  自身的经历与职业特性更让陆小华明白,必须特别注意有足够的现代经济知识背景和把握能力,敏锐判断国内外、宏观中观微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找出必备的调整方向。
  这是一个善于在角色转换中提升自身价值的人。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谙熟专业流程和组织运作、战略性的思想和计划管理能力,这些优秀管理者具备的良好素质,就好像一只时钟的三个指针,它们协调地运转,使陆小华将自己的能力与影响力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内。
  (北京) 小 毛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