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改版宣言》称:“更好地贴近读者,贴近市场,坚持江泽民同志为本报题词指明的‘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的方向,在全省舆论大合唱中担当好领唱角色,是历史和现实赋予《大众日报》的使命,也是改版的目的之所在。” 要担当起领唱的角色,必须具备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必须是主流媒体。 《大众日报》的主流媒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坐上了主流媒体的宝座,不等于就可以一劳永逸安享尊荣了。如何着力增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确保领唱地位不失,也就是确保主流媒体地位不失,是当前《大众日报》的重要任务。 《大众日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此次改版的实践中力求在报纸的质量上向这一目标靠拢。三个多月过去,通过对版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至少是取得了或部分取得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果:
优化新闻
新闻出“新”。在加强新闻时效性和事件性的同时,继续提供大量具有高新闻价值的、政策性的或具有前瞻性的政经类的“硬新闻”和“大言论”,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对重大新闻的需求欲,从中也显示党报信息传递上的高品质和权威性,这也是党报固有的优势,是做政经大报的必由之路。例如《鲁沪合作新视野·来自上海的报道》以独特的角度和活泼的笔法,站在山东融入世界的高度,提出了一个以鲁沪合作带动山东经济新发展的课题,给人以崭新的启示。 在加强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同时,改进非事件性新闻,使其出“新”。一般认为,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要强于非事件性新闻,认为事件性新闻容易出“新”。对这种看法的片面性我们姑且不论,其实之所以造成片面的一个原因正是非事件性新闻出新不易。对于做政经大报,正是要采取兼容并蓄的方针,只要是报道了新鲜的事实,能给人增加新的知识,开阔新的眼界,或是传播新的经验和提出新的问题,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鼓舞人们的精神,都要承认它是新闻。例如5月27日头条《好大一个“店”》,这篇消息写的不是事件性新闻,而是报道了张店去年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之冠的消息,为什么一个非中心城市却能成为消费热点地区呢?是因为张店实施了“三产强区”的决策。这是个典型的工作性报道,但却能给人以新的启示。谁能说这不是出“新”的新闻呢?看了这类报道,我们可能对新闻的“新”会有一个新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以短增容。信息超市的建立,其一要提供品种全,质量优的信息产品,其二要建立大容量的“营业场所”供货物陈列。做为纸质媒体,建信息超市的瓶颈之一正是“营业面积”受限,于是大报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扩大“营业面积”——扩版。但扩版的增容效果是受到版面固定容量限制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党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新闻改革的力度,围绕“新、短、快、活、强”的五字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信息来源广、权威度高、覆盖面大等优势,迅速而有力地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短”应是党报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新闻取向之一,这就是建信息超市必然要采取的第二个措施——以短增量。 随机选取4月26日到4月30日的《大众日报》,头版平均新闻条数为14.2条,超过千字的文章一篇都没有。可以说,以短增量的目的是达到了。 策划先行。从改版后《大众日报》的几次大的策划可以看出,是以强化政治意识和新闻性为抓手的。作为党报,不管什么样的新闻策划,政治判断是第一位的,但也要从新闻性入手,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策划更能考验编辑记者的整体素质,既要通盘考虑,有前瞻预见,也要适时适量报道,还要保证时效性。 6月11日我驻阿施工人员遭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大众日报》迅速反应,进行了周密策划,连续6天在一版关注,不仅有新华社消息,还派出记者赴江西采写了本报独家消息。在版式上都配以大幅照片,做到了大事大处理,也在客观上达到了大事看大报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说红包道回扣”的策划。策划源起于一位编辑的就医经历,结果是6篇历时两周的连续的报道,引来社会及卫生主管部门的热烈反响,既有问题反映,又有深入分析,既有编读互动,又有解决方法,并直接促成省卫生厅发出了致医务工作者和致患者的“两封信”和医学界人士发出了“廉洁行医树新风”的倡议,把媒体的声音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有头有尾的策划活动。 当然,新闻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并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是不是一味地排斥长稿,国际新闻是不是做足做够了,新闻版不发言论是不是合适等等,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重做评论
做政经大报,强力报道政治经济新闻,是不是就意味着成了舆论的主流?有专家认为,“主流媒体最根本、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高度理性化,给人一种认识真理的力量,主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大众日报》以集束式整体推出了“观点”版,信息超市的首要功能是让读者能够看到今天世界发生的大事是什么,而观点则以快事快评的风格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发生,或者该怎样认识这些事情,对事件进行理性观察和理性透视。既满足了读者的知情权,也体现了党报应有的高度。 扩展论题。改版新设立了周一至周五都有的时评专版,版面上不仅有本报的评论,同时还摘编全国各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改版前散见各个版面的言论,“观点”的论题相当广泛,既有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建设的评论,也有对转变领导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和反对腐败的时政性评论文章,也有对人的权利、存在环境和弱势群体的保护等方面的评论。作为党报需要代表着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发出声音,时评版相当多的论题与民众民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无法理解“封园”的理由》、《皇阿玛导医,跟他去吗?》等。 形式创新。除了为时评配漫画等形式上的革新外,在言论的格式上除既有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还以对话形式进行评论,如为“三农”难题求新解对话系列评论。这种话题性的评论,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传播形式,特别适合于对复杂的需要进行引导的话题进行评论,一张一弛,有碰撞有共识,容易被读者接受。 加强时效。几乎每一期的时评都有对昨日新闻进行评说的文章,比如《国家赔偿金为什么无人领取》、《扎针2008根就迎奥运了?》等,发挥了轻骑兵的作用。这是值得称道的。 时评的特点之一是像新闻一样具有时效性,但时评之所以区别于新闻更在于它的理性和建设性,时评可以对最近发生的事进行评议,同样更可以对一个时期以来发生的事或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引起思考的事发表意见,因为新意见、新见解和新观点同样是新闻,甚至可以独立于新闻之外;因为新闻时评不是新闻事件的附属,而是有其独立品格的。而这种有独立品格的评论才最有生命力,才会以其思想的锐利最能经得起时事变迁的考验。 另外值得考虑的是扩大发言人的队伍,使发言者的身份多元化。受众的积极参与是新闻评论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缺乏双向的互动与交流,新闻评论可能只会是一厢情愿的传播。与国外报纸让读者“来论”与报纸“社论”相对立、把不同观点的公众言论与社论摆放在对等位置的做法相比,我国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观念交流与思想碰撞无论是论“质”还是论“量”,都还有差距。如今,许多报纸包括《大众日报》把“读者来信”弱化乃至取消,其所能反映的来自“下面”的声音更是弱上加弱,较网络论坛的更多源于民间的呼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大众日报》的“大众摄影”建立的网络互动,就大大地扩大了稿件来源。作为政经大报应着重在时政及经济时评上下工夫,特别是经济时评。做时评版要有耐心,《河北日报》的言论专栏“杨柳青”迄今已有16个年头了,《大众日报》凡60余年的历程,除“丰收”外有几个专栏得此寿数呢? 值得借鉴的是,2003年1月6日,《南方日报》成立了评论委员会,加强对新闻评论选题和写作的领导。评论委员会主任由总编辑担任,社内几名执行主任兼任委员共8人组成评论委员会。评论委员会成立的根本目的正在于力图把评论阵地作为体现《南方日报》宗旨——高度决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窗口,进而形成该报的特色风格,引领全省新闻舆论的潮流。评论委员会成员每周集会一次,讨论、分析近一个时期广东的发展大势,选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评论题材,并同时确立执笔人,“南方观察”力争每周刊出,构成宏大的气势。且在社评版之外增加了“来论”版,所有言论皆为公众评论,包容了更多的观点性内容,体现出更多的民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