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二期 

 

不要忘了与读者的契约

2004-02-12 18:03:03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的各种职业中,记者的职业诚信属较差的,在美国这样一个对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极其严格的国家里,记者的职业诚信度都这样低,中国新闻人的诚信又会怎样呢? 
  春节前夕,也有一些事情引起了我对新闻的基本原理和新闻道德的思考,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记者,你是谁”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我在课堂上常常引用西方经典新闻学对记者最好的评语:“他是一位准确的记者”,或者,“他是一位平衡的记者。”
    新闻报道为什么要把准确放到首位?新闻作品为什么不能有记者的观点?记者与公众(读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公众通过记者的眼睛看新闻事实,公众关心的是新闻事实,而不是记者个人的观点。记者与公众有这样的契约关系:记者必须尽最大可能向读者、观众或听众完整、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
    为什么记者要完整、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因为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是诚实、全面、完整和没有个人偏见的。记者是联系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与读者、观众或听众的一种纽带,记者是公众的耳目喉舌。
  这个契约十分重要。公众不可能亲历一切新闻事件或接触所有的当事人,他们依靠新闻媒体的报道,就当前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记者最重要的角色和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新闻事实的忠实传递者。就跟邮递员一样,不能在传递信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观点塞进信件中。
  为此,一个好记者要能够忍受孤独,克服恐惧,不去制造话题,坚持新闻报道学,不搞主动新闻学(新闻策划学),还要有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结果,如:否定自己所期待的事实……
  文/李希光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
下一条:特色立报 新闻强报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