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我国电视媒体来说,市场化的程度越高,“播出”在整个运作体制中所占的位置就越重要。电视业最初步的“社会分工”就凸显在:电视台以组织播出为主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自制部分节目,其他大量节目或委托专业制作公司制作,或从市场上购买其他电视台及专业制作公司的成品节目,并将自制的节目投入市场。所以,“播出”居于核心,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制作节目,让电视节目进入市场流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才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规律的。
社会化制作在我国的现状
就社会力量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来讲,早在90年代初,我国电视业界就跨出了坚实的步伐。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有实力的大电视台为首纷纷成立了电视剧制作中心。 除此之外,以社会力量参与节目制作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全频道承包。这种形式基本上属于频道专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尤其突出地表现为一些非新闻性质的专业频道(包括娱乐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信息服务频道等),在专业化进程中,在一定的前提下,将整个频道承包给社会制作单位,该频道的策划、包装、节目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均交由该单位负责。 这种形式中最为有名的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它在被一家电视制作公司承包之后,通过吸引大资金的介入,营造出空间来对整个频道实施改造、整合和全新的包装。目前看来,这一运作较为成功。 二、承包栏目。通过公开招标制片人,“承包”电视台所需节目(主要是栏目)的制作。制片人可以是本台职工,也可以是社会力量(人员、公司),一经确认,他就具有对人、财、物使用和调度的权力,与电视台进行成本核算,并通过节目买卖或带广告的方式实现交换。这种形式是独立制片人制的雏形,有着向着独立制片公司转变的趋势。 三、独立制片公司。制作公司通过制作电视剧、专题片、记录片、娱乐节目等等,卖给电视台(或带贴片广告)来赢利。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电视台的购买自主权较大,前期无须人、财、物的大量投入:较之前两种更为自由,范围更宽更广,形式更灵活多样,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
社会化制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现阶段,我国电视界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依然是观念问题。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能够认识到社会力量的重要性,但对必须将其迅速发展壮大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资金、国外媒体以及国外电视制作公司的进入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给我们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我国电视事业的社会力量部分不及时地、迅速地发展起来,将无法面对激烈竞争。所以,转变观念,正视社会力量,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办法。 另一个重大困难是:众多的社会力量一一独立制片公司实力太弱,弱到难以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这里的“实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太弱,缺乏资金: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三是在节目发行上缺少办法,建不成销售网络。这几点大大的制约了我国独立制片公司的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掌握播出权的是电视台,所以,必然会对制片公司提供的节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广大制片公司来说,在投入大量资金制作出节目以后,还必须面对严格的政审和电视台筛选,一旦发生意外,投资就会化作泡影一一所谓的“政治责任经济化”,这种压力不可谓不大。在这种前提下,就要求制作公司的经营者要有良好的政策敏感度和优秀的 判断力,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机制以及遵从市场运行规律,此外,还必须作一个有很强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制作人。 尽管现在看来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也确实是难得的机遇。目前,虽然我国的电视剧市场己相对比较成熟,但其它节目类型如专题片的市场还没有形成,科教类节目的市场化似乎更是一件遥远的事,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越是没有开发的市场份额往往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