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80年代,我国出现了早期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200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 45个全国卫星频道中,已开办了法制专栏的有33个台,不少电视媒体因法制节目办得有声有色而名声大振,法制节目也与时俱进,逐渐成为各电视媒体的强档或金牌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重庆台的《拍案说法》、安徽台的《法眼看天下》等等。其中,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法制栏目,它创办于第一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1986年,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在全台各栏目中始终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尽管我国的法制节目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但是,目前众多电视法制节目也出现了不少通病,如:重视刑事案例轻视民事案例,文明含量和文化品位低,选题单一,基调低沉等。随着电视节目发展的多样化和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不少法制节目多年来形成的制作手法已经与现时形势严重脱节,观点不明、节奏缓慢、画面缺少美感已经成为限制法制节目发展的主要障碍。 电视法制节目要想真正担负起普法和释法的社会责任,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谋求更新的生存态势,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下面根据我在《道德与法制》栏目实习的体会谈谈电视法制节目发展的几点策略。
树立深刻的传播理念
法制节目必须善于抓住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跳出单纯披露犯罪过程和表现猎奇性细节的误区,将案件的报道和讨论引向社会深层的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乃至社会个体生存境遇的展示,将法律与社会变革时期的宏观环境联系起来。具体到节目选题、制作过程中,就要从类似的案例中寻找特性,挖掘案件背后蕴涵的典型性本质,然后与整个法制建设联系起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就实现了一个由“面”到“点”,再由“点”回归“面”的过程,使节目变得更有深度和立体感。
选题突出人文关怀
由于法律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一个成熟的法制节目也应当做到对社会的全面引导,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不同身份背景的对象,对于诸如劳动用工、税收、房地产、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等民事、经济、行政,乃至法与道德等边缘性法律问题,电视法制节目都可以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生动挖掘案例本质
法制节目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案例向人们反映出案例背后的本质,给观众提供借鉴和思考,观众在了解案件事实的情况之后,希望获得通俗易懂的解疑释惑,因此,承载着教育和人文关怀目的电视法制节目必须从案件本身上升到对法理的解释和宣传。在我们国民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教育欠发达的现实情况下,怎样“寓教于乐”,吸引观众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节目做得深入浅出呢?办法之一就是“讲故事”。 中国老百姓爱听故事,听故事是一种享受,也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许多古典名著如《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都是由老百姓通过讲故事竞相传诵而流传至今的。拿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栏目来说,它之所以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关键一点在于编导者们强调用讲故事的方式表现案件背后的法理本质。 那么,怎样在电视屏幕上讲故事呢?简单来说,就是采用声画结合的电视画面,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采用类似纪录片的手法尽量真实地去还原一个法律故事。 1、选题谨慎,主题鲜明新颖 首先应该做到案件事实的精挑细选和信息量的丰富,既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又要把握好法理内涵的抽象程度;事件要典型,又要避免过于猎奇猎艳的过程,避免过于抽象、缺乏直观可视性的素材。 2、通过声画结合的电视画面讲故事 法制节目自身的内容决定了它的风格多是严肃、庄重,为了避免说理的枯燥和乏味,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在众多选择面前锁定法制栏目,就应该充分利用电视镜头语言的优势,用画面的美观和音乐的和谐来弥补内容上的平淡无味。 3、采取艺术化的手段讲故事 由于制作周期较长,所以大多数电视法制节目的时效性要远远落后于新闻报道,它所报道的大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如何对过去的人、事、物、景等进行再现,是该节目必须处理好的问题。这就需要编导们人为地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所谓艺术化,是指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作用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使其产生联想和共鸣。这丝毫不影响电视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关键是必须重在选择真实的生活,使人物、事件与所采取的艺术手段有机地融合,自然而巧妙地注入自己的情感和主观倾向,使之产生既艺术又可亲可信的效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电视法制节目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还需更深更广的发展,如内容方面应在法制与道德的结合点上的一些社会问题中延伸,特别要向民事、经济、行政等领域延伸,向市场经济的纵深延伸;形式上逐步走向集锦化、专业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