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由于内容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的多是老百姓平常日子里的身边事,所以观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容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对这一社会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下面我想从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民生新闻的几点看法。
一、用平民的视角关注新闻
城市平民是媒介最广大的受众,城市电视新闻必须直面这一基本事实。要让市民看清楚自己所生存的城市,电视新闻就必须先放下“无冕之王”的架子,让流动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人做镜头的主角,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环境。城市新闻必须反映民情、民意、民声,紧抓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真切地了解市民的需要,自然融入城市的生活流。
不能把平民意识狭隘地理解为只把镜头对向市井深巷,更不应一提平民意识就想到破落和平庸,这是对城市大众的误解与歧视。真正的平民意识是一种平视的眼光,一种客观的态度,一种与大众休戚与共的境界,是对电视人精神贵族心态的矫正。
二、选题以小见大
虽然那些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批评曝光,由于视听上的冲击,更能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然而,当我们面对每天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大量信息和线索,却不能“信手拈来”。如果简单地追着观众的口味跑,节目的收视率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所上升,但是长此以往,就成了“东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最终不仅毫无品位,而且会使节目陷入尴尬的境地。
因此,民生新闻的选题不仅要紧贴百姓生活、百姓热点,而且还要以小见大、要有发散、调查、拓展的空间。目前某些关于交通事故、打假破案的片子,不管现场感多强,镜头多有冲击力,往往停留在旁观看热闹的浅层面。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及时知晓新闻事实的需求,但是,那种“幸灾乐祸”式的浅薄背后,缺少的是思考。或许多问一句“为什么”,多想一个“怎么样”,片子就不再显得那么单薄了。
三、强化现场意识
提高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率。这不是指记者举着话筒在片子的开头背上两句无关痛痒的干巴词句,而是强调记者在现场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和调查能力。记者要亲身参与到事件的过程中去,成为贯穿事件过程的脉络,将采访过程的原生态呈现在给观众,增强“我在现场”的感觉。
用细节丰富现场。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用丰富的细节镜头和生动的现场声叙述新闻,而不是用大段连大段的解说描述新闻。
四、扩大信息量,开辟子栏目。
加强信息解读,扩大信息量。
电视新闻不仅仅是告知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换句话说,受众不仅需要信息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解读”的新闻。信息量的增加,更多的还是具有“解读”性质的信息的增多。
简单信息字幕化。尽管电视新闻的特点是声画合一,但是往往合音、制作到播出都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为了快速,更为了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建议在屏幕下方增加滚动字幕。字幕的内容,不仅是目前部分信息量和意义都不大的简讯,还可以突破地域和媒介,将和百姓关联密切的信息用字幕表述出来。
开设子栏目。通过开设子栏目,吸引固定的观众群。通过他们对某一方面事件和问题的关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子栏目的设立要注重品位,可以按口分设,也可对一事件做追踪报道。比如周末,就可以考虑将一周重要信息回顾,或者对一周中的一个新闻事件做调查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