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实习期间,听一位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某部报道组一位新闻干事,在审读下级报道人员采写的9名干部战士捐款,为驻地一户遭火灾的村民修缮房子的稿件时,觉得稿件结尾“村民×××接过钱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句不够劲儿,便大笔一挥,当即改为“×××热泪盈眶地说:‘你们真是雷锋式的好战士啊!’”稿件刊用之后有人给报社写信说此稿有失实之处,经调查才发现,这个村民是哑巴。 “哑巴说话”在新闻报道中实属罕见,可是有些报道,为了宣传某种思想、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把任意改动、编造的赞语和对话,硬往新闻人物和群众头上安的事例的确屡见不鲜,致使有些稿件的赞语,口径相差无几,“面目”似曾相识,可谓“千人一调”。 仅举学雷锋做好事的宣传为例: 小李在此地为五保户老人理发,老大爷感动地说:“你真是雷锋式的好青年!” 小孙在彼地勇冲火海,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负了伤,又有位老师傅称赞他:“你真是和雷锋一样的好战士!” 小王在列车上把座位让给一位抱小孩的大嫂,周围旅客又异口同声地说:“这位同志真是活着的雷锋啊!” 这些话就其内容来说原本没有什么不好。因难以对当时情况作调查,所以对群众该用什么话来表示对小李、小孙、小王的感激更准确些,也很难说清。但各地区、各种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点,报纸上出现的赞语竟如出一口,就使人难以置信。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某些报道中的群众感激地“说”之类,不过是根据文章的“需要”,把作者的话加了个引号,而作者的这些话几乎又是东摘西抄的现成东西,有时只要翻开报纸,这些“共同语言”就能找到出处。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用“说”的形式引用群众的赞语,这种写法可以使被报道人物或事件生动具体,真实感人。但新闻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引用群众的赞语也应该实事求是。虽然可以在不伤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提炼,但一定要保持原话特点,符合言者的身分,这样才能为文章增辉添彩。《解放军报》刊登的《待她犹如亲生父母》一文,写了一位武装部长夫妇无微不至关怀五保户傅大娘的事迹。结尾时的赞语是这样写的:“一位邻居老人羡慕地对傅阿英说:你真有福气啊,这样的孝顺儿子、媳妇你打着灯笼也难找啊!”一言出口,读后感到不虚不假,亲切实在,是老太太说的话。因为“福气”、“孝顺”、“打着灯笼也难找”,这样的字眼符合许多老年人的语言特点和口气。如果换成“幸福”、“关怀”之类的华丽词句,恐怕就会使人读而生疑了。 其实,群众的赞语也并非事事都有,逢文必用。人与人不同,有的善于用言辞表达感情,有的则不然,当遇到别人的帮助或心情激动时,常常只有神情和行动的表现,却没有夸赞的语言。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遇到这种情况,并不是翻来覆去地去加工几句赞扬之类的话,而是注意挖掘受感动者的行动,衬托主人公的思想。读过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之后,觉得有些情节作者处理得很恰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当李月华冒着风雪出诊回来,远远就听到自己的孩子小冠军和邻居赵二姐缺奶的小金叶都在哭,但李月华却把奶汁喂给了小金叶时,作者写道:“赵二姐望着渐渐入睡的小金叶,感动地伏在李月华肩上哭了,泪水把李月华的衣裳湿了一大片”。虽然没有赵二姐对李月华的感激语言,但通过“泪水”,把赵二姐的感激心情表现得形象逼真,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水无定势,文无定法。一篇稿件该不该用群众的赞语、用什么样的赞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切忌弄虚作假,牵强附会,陈陈相因,拾人牙慧。要力避山南海北一副腔,男女老幼一个调,关键是作者要深入到实际中去,努力掌握群众富有表现力的生动语言,坚决克服“闭门造话”,真正做到新闻报道中的赞语,言者看了敢于承认“是我说的”,群众看了公认“是他说的”。我想,这样报纸上某些新闻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