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新闻事实本身,而忽视了它周围的背景。如果说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内核,新闻背景则是新闻的延伸。把新闻背景运用好了,不仅会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还能够让新闻传递更多的信息,使新闻变得“厚重”起来。 正确使用新闻背景材料,可以巧妙地表达作者的倾向,加深读者的印象。新闻报道中记者一般不直接站出来说话,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事实来表达意见。新闻事实能否把记者想说的话恰到好处地说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材料的运用。 新华社发过一则《里根儿子失业》的消息,在报道了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成为失业队伍中的一员后,文章又对背景作了一番交代:“这件事发生在里根总统13日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他的‘经济复兴计划’已经取得进展,‘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这里通过背景材料运用,表达了记者对里根电视讲话及美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手法可谓高明。 背景材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增强新闻自身的思想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尔文·曼切尔在《新闻与写作》中指出:“没有背景材料,一篇报道是单薄的。”此话颇有道理。 请看下面这则消息: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7.4℃,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消息中引用臧克家的诗和“80年来罕见的严寒”作为背景,虽未评论今昔差别,却深刻表达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主题,增加了消息的容量和分量。 笔者曾处理过这样一条新闻: “长清县城关镇东王村农民李胜金,去年承包了6亩责任田,他精心种植管理,今年收获小麦4500斤,按规定应交公粮680斤,但他丰收不忘国家,6月13日一次交售小麦4015斤,收入1028元6角,他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 李胜金自己仅留了不到500斤小麦,一家4口够吃吗?甭担心,党的政策好,农民存粮多,他家还有去年的2000斤余粮哩!” 这后面一段背景材料不仅使报道完整起来,而且深化了主题,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的巨大威力。 新闻背景可以提升新闻的价值,在特殊的背景当中,卖豆腐也是新闻。请看新华社电讯《淮南八公山豆腐又上市了》中的一段: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淮南,即今安徽淮南一带。这里制作豆腐,原料挑选严格,磨得均匀,豆渣淘得净,且多用泉水,制成的豆腐洁白、细嫩、味美。别的地方豆腐做汤,豆腐沉于水中,这里豆腐做汤,豆腐漂浮于水上。淮南八公山一带的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八公山豆腐向来远近闻名。” 这段背景介绍了知识,增加了趣味,使新闻的可读性、思想性大大增强。 济南农民企业家李际汉资助农民建起百幢小康屋,笔者1996年春对他进行了采访,并注意运用新闻背景增加新闻厚重感。李际汉先后资助农民30多万元财物建小康屋,他是不是钱多得花不完了呢?稿中这样写道: “许多人认为李际汉富得流油,实际上李际汉有15万元集资、3万元贷款,这都要支付利息,有时他为资金周转不开急得头疼,有时他自己借了钱再借给乡亲。” 这段新闻背景解除了读者的疑问与误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稿件增色不少。 2001年7月21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家报纸均刊登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就香港终院判决发表讲话”的消息,消息中全国人大法工委发言人称:“香港特区终审法院7月30日对庄丰源的判决,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解释不尽一致,我们对此表示关注。”庄丰源案究竟是何案件?香港终院判决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有何背离?对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谈话香港方面有何反映?我们从报纸上无从得知,但是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传统媒体不重视新闻背景,使读者一头雾水进而感到失望并把目光转向第四媒体。 新闻背景应用得如何,关系到新闻的思想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值得我们在新闻采写中认真研究和探讨。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