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滚动新闻

文登改善民生从细微处入手实事上万件 件件暖人心

”  镇党委书记毕崇江介绍,2007年11月,米山镇把“洁净、洗浴”工程列入全镇民生建设重点工程,44个村相继建立便民洗浴中心,全镇2.4万村民彻底告别洗澡难。为根治水患,造福沿河百姓,文登市委、市政府投资上亿元,把母猪河全面治理列为2008年民生工作“一号工程”,一期投入3600万元实施综合整治。

  这个冬天,胶东半岛有点冷。山东省文登市连降3场大雪,最低气温接近零下10摄氏度。然而,桃园小区的1800户居民却感到暖意浓浓:告别了10多年靠煤饼取暖的历史,第一次尝到了集中供暖的甜头。

  在文登采访,聊起身边变化,老百姓如数家珍:门前路灯亮啦,村里通自来水啦,社区免费为居民体检啦……说的似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桩桩件件暖人心。作为山东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两个县级试点单位之一,文登市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作为改善民生的过程,在全市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千和谐,万和谐,民有疾苦难和谐。为民办实事,事不在大小,关键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文登市委书记王亮说。2008年,文登完成了20项群众急需、受益面大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为民办实事1.2万件。

  老农洗上了热水澡

  1月14日上午,大雪弥漫,米山镇东铺头村老年活动室里,10多位老人打牌下棋,其乐融融。一旁观战的77岁的鞠洪花拎着毛巾肥皂。“今天轮到妇女洗澡。”她指着旁边的便民洗浴中心说。洗浴中心屋顶架着6套太阳能热水器,室内铺着瓷砖,通了暖气,设有8个喷头。

  东铺头村现有113名60岁以上的老人。70岁的于夕亭告诉记者,过去冬天在家洗澡,只能用澡盆,很不方便,由于怕感冒,很多老人只好简单擦擦,直到腊月末才坐车去一趟城里澡堂。2007年,村里建起便民洗浴中心,老人可以免费洗澡。“现在好了,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温3天,一天可洗二三十人呢,男女分单双号轮流洗,老人们不用花一分钱。”

  镇党委书记毕崇江介绍,2007年11月,米山镇把“洁净、洗浴”工程列入全镇民生建设重点工程,44个村相继建立便民洗浴中心,全镇2.4万村民彻底告别洗澡难。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推广米山镇的做法,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由村集体负担建设费用;经济条件一般的村,由镇、村两级共同投资。全市245个部门、企业也出钱出物对口帮扶,在农村建设便民洗浴中心。现在,全市已有200多个村建立便民洗浴中心,以优惠价格向村民开放。2009年这样的便民洗浴中心还将新建100个。

  学生住进了公寓楼

  1月14日,假日的界石中学空旷静寂。校园一角,矗立着两幢新建筑,4层楼的是学生公寓,两层楼的是食堂,暖气、餐桌、餐具一应俱全。“这两幢楼花了480万元,学生公寓可住900人,食堂可容纳1200人,孩子们再也不用蹲着吃饭、挤着睡觉、冬天挨冻了!”校长吴松本说。

  界石中学有1000多名学生,其中600人住校。老食堂是低矮狭窄的平房,只有几张售饭菜的旧桌子,没有一条凳子。过去,学生买了饭菜后,要么端回教室寝室,要么蹲在室外凑合吃。由于床位不够,孩子们只好一起挤大通铺。冬天没有暖气,烧煤饼取暖。

  界石中学的变化,得益于文登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食暖住”工程。2008年初,文登筹措25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 “食暖住”工程,重点改造农村中小学生食堂、宿舍和取暖设施等,并将其列为政府为民办理的20件实事之一。全市农村中小学新增管道供暖面积16783平方米,有6000多名农村学生从这个冬天开始在校免费取暖。

  母猪河不再发威

  1月14日中午,泽头镇南桥村的几名村民聚在村委会,盘点刚过去的2008年。

  “对咱村来说,这一年最安稳,没有遭水淹,不需投亲靠友。”村民孙立佃的一番话,引起大家共鸣。2003年至2007年,母猪河连续5年泛滥,最多时一年发4次洪水,每到汛期,村民们通宵睁着眼,一有动静就往外跑。全村900户人家,每年都有100多户搬家避水、投亲靠友。直到2008年,文登市政府投资150万元,为南桥村修了一条护村大坝后,村民们才睡上了安稳觉。

  母猪河是文登境内的主要河流,干流长65公里,流经600多个村,全市七成的村位于母猪河流域。由于支流多、流量大、淤塞重,往年一到汛期,河流常泛滥,下游的村庄、农田、养殖区经常被淹,地势最低洼的南桥村更是遭殃。

  为根治水患,造福沿河百姓,文登市委、市政府投资上亿元,把母猪河全面治理列为2008年民生工作“一号工程”,一期投入3600万元实施综合整治。随着水患治理工程的扎实推进,两岸受益村民越来越多。河道连通民心,河坝筑进民心。南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专门绣了一面“倾心修筑民生坝,心系百姓保平安”的锦旗,又写了封感谢信,郑重送到文登市水利局。

  “120”设到镇医院

  1月15日晚,文登市泽头镇小埠村村民曹苏月突感心脏不适,求助电话打出后,不到20分钟,镇卫生院接送病人的专车就开到了家门口。曹苏月患的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抢救后化险为夷。

  “只要能给病人提供方便,贴点钱也值。”泽头镇卫生院院长王立宁说。为方便农村群众就医,卫生院配备了一辆专车,实行24小时服务,一年时间免费接送1138人次,行程1.4万公里,贴补3万多元。

  交通不便,加上不舍得花钱雇车,农民患急病后容易耽误治疗。为此,文登市在21家镇级卫生院全面推行免费接送病人制度,必要时还免费送病人到大医院诊疗,并派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院。2008年,全市受益的群众达2.8万人次,减免交通费140多万元。

  “在镇级卫生院设立免费‘120’后,农村患者求医方便了,花钱少了,诊治快了。”文登市卫生局局长初建东说。

  《 人民日报 》( 2009年1月31日 01 版)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