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虽然现在我省各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总量在逐渐减少,但随着气温的转冷,预测我省甲流第三波高峰应该会出现在新年、春节的“两节”期间,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但也不必恐慌。同时市民在防控意识上应提高警惕,佩戴口罩是防控甲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11月3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卓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提醒市民。
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迅猛,而且已从大城市境外输入的渐进模式,演变成国内流动人口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迅速向中小城市广泛传播。赵卓主任说:“尤其在新年的两节期间,这段时间由于新年及春节长假,外出人员回家探亲,尤其是大批农民工离城返乡,将有可能使甲流广泛传播,这也将是我省甲流疫情的第三波来袭。”
甲流疫情新一波来袭
疫情的主要特点是病例数快速攀升,从整个病例构成来看,学校聚集性疫情病例占较大比例。“现在甲流发病的患者以年轻人居多。如果到甲流疫情第三波来袭,病毒将大范围传播至有基础性疾病的成年人,重症及死亡病例人数就可能快速增加。”赵卓主任分析。
赵卓主任介绍,目前甲流疫情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校开学后的集中放大传播,特点是聚集性疫情爆发;第二阶段为国庆长假过后,出门旅游的市民使城市之间的疫情相互传播;在新年、春节的“两节”期间,疫情可能再度出现一个小高潮,在城市与中小城市,甚至农村传播。
再次吹响甲流防控“集结号”
省疾控中心近日初步调研表明,时下,省内基层县级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总量与城市相比较人数少很多。“这并不意味着好消息,其中潜伏着巨大隐患,只是甲流尚未波及到这些县城,特别是农村地区。”赵卓主任表示。
如果甲流在中小城市蔓延,这些地区防控压力较大。赵卓主任说,虽然甲流可防、可控、可治,但一些县级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医务工作者的防控技术和经验缺乏、救治设备及药品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将导致中小城市成为甲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发的“重灾区”。
为保证甲流防控与救治不留“盲区”,省疾控已经调整了应对策略。赵卓主任说:“现在距新年、春节“两节”期间还有一个多月缓冲期,我们将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重点提高基层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处置重症与危重病例的能力。同时,近期将派遣督导组到各市督导甲流疫苗接种情况,要做到接种甲流疫苗100%安全,不能出现一点问题。虽然甲流高峰再度出现不可避免,但如何使高峰不高,强度不强,并尽量采取措施,使高峰后延,后拖,减少危害,这是摆在当前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重点工作。”
目前,我省21家哨点医院、15个网络实验室已全部开展工作,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并全负荷开展工作。哨点医院每日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将每日采样或间日采样,标本送相应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省卫生部门以“高度重视、科学应对、减少危害”为基准,督导各地积极防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机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公共场所最好戴口罩
“戴上口罩挡住嘴。现在看来,甲流病菌还属比较温和,主要在空气中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如近距离对话、咳嗽、打喷嚏,而且说话时间越长越容易传播。”赵卓指出,有证据表明飞沫是传播甲流病菌的元凶,而最简便的方法是戴口罩预防,市民可以靠改变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保护自己,最好的“疫苗”是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管住飞沫,利己利他。”
“面对甲流的流行趋势,百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既不要慌张,也要引起足够重视!”赵卓特意提示,在医院等“易染”环境中戴口罩,患者更要主动戴口罩,在第一时间主动报告,自觉休息、隔离;谈话最好不要面对面,应斜对着站立,尽量保持谈话在2米外的防飞沫的“安全距离”;勤洗手、勤换洗衣服;打喷嚏时用手纸遮掩口鼻,来不及找纸时用衣袖遮挡;要改变某些习惯,如减少握手,改掉下意识抠鼻子,摸完扶手、下车后要洗手。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