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庆市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总数已达1318个,比集中组建之初增加53%,对31%的新社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覆盖,“隐形党员”找到了新家。
重庆通过领导干部“包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建”、健全群团组织“助建”,新建了457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内部选”、“外部派”、“公开聘”等方式,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命名表彰了一批各级示范点,为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依托行业协会、商务楼宇、综合市场等,联合建立了143个党组织,覆盖了1275个新社会组织。
20名长期支持党建工作的知名民营企业家在《重庆日报》上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广大业主支持学习实践活动,企业界的“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会增添企业负担”等思想顾虑被逐步打消。
为了使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大实效,重庆注重简便易行,活动极有特色。
一是编印口袋书,变“普通话”为“地方话”。针对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在学习内容通俗化上狠下工夫,重庆编纂了条目化、通俗化、问答式的“口袋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00问》9万册,免费发放,确保人手一册。
二是深化“唱读讲传”,变“填鸭式”为“启发式”。重庆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作为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变“填鸭式”为“启发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学习实践活动。
三是推行三项制度,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按照“坐下来真学、走出去真干”的要求,大力推行走访员工、排查困难、化解矛盾“三项制度”,深入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以此锻炼党员党性作风,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员工、服务发展的能力。
四是深化“三进三同”活动,即: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重庆全力防止“刚建了,又散了”的现象发生,努力达到“有班子、有公章、有牌子、有场所、有制度、有目标任务、有活动内容、有工作经费”等“八有”目标。各区县和乡镇(街道)视财力状况和每个新社会组织的基础条件,向新建党组织提供500~5000元不等的启动工作经费,尽量不给新社会组织增添负担。对党员缴纳的党费,年底全部予以返还。各地还免费为新建党组织制作牌子、公章,购置党旗、党徽等,提供学习资料,赠订党报党刊。(记者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