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五日电 (记者 陶社兰)为适应新一代主战装备发展,中国空军着眼保障空军作战力量全疆域、跨疆域快速机动作战,逐步建立起要素齐全、规模适度、功能配套的保障设施网。
据空军指挥学院军事理论研究所战略研究室研究员郭金锁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和信息化空中作战样式的变革,中国空军全面启动了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转型,及时提出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后勤的指导思想,走上了由国土防空型保障模式向攻防兼备型保障模式转型的建设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为适应新一代主战装备发展,中国空军着眼保障空军作战力量全疆域、跨疆域快速机动作战,逐步建立要素齐全、规模适度、功能配套的保障设施网。
一是基地化建设有序推进。通过对现有骨干机场体制编制的调整,完善各类设施,拓展保障功能,建成集指挥控制、战勤、后勤、装备等保障于一体的综合保障实体,成为机场阵地网的重要节点、空军机动作战的战略支撑和支援保障其他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重要基地。
二是阵地网建设全面铺开。改善了永久阵地条件,完善了前沿阵地和骨干机场配套设施,着眼新武器装备发展,重点抓好阵地配套建设,加紧前推阵地和勘选野战阵地建设,基本建成了与攻防作战要求相适应的阵地网。
三是配套保障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针对性地改造铁路军专线、军用公路和船艇码头,建成保障部队快速机动作战的输送通道,奠定战略输送基础。调整完善了物资储备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了应对连锁反应和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
郭金锁五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六十年来,中国空军综合保障在建军前起步,在正规化建设中成型,在转型中跨越,经历了从支撑机械化国土防空作战向支撑体系化攻防作战、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多点分散向基地集成、从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完成使命任务和应对变革挑战的进程中,实现着持续的提升和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