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脊梁”。山东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三,但总体呈现大而不强状态,部分产品产能落后,产业布局分散,多数企业对智能化生产、网络化运营、信息化管理等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结合当前产业变革趋势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在编制完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18年12月底,山东又印发了《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相比前者,实施方案更详细,旨在形成高端前沿引领、传统转型提升、新旧协同发力、产业全面升级的发展格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不仅瞄准制约全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发力,还强调抢抓世界科技革命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超过5万亿元,利润率达到7%左右,高端装备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同时,山东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布局显著优化,到2022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5%,建成10个以上装备行业创新平台,力争打造2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5家以上千亿级企业集团,50家以上百亿级领军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以济青烟为核心、沿胶济和京沪高铁为主体的高端装备产业带。
山东提出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升级产品结构、夯实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重大工程”为总体思路,来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其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山东将打造一批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大的企业主体,使得创新成为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升级产品结构方面,山东将一手抓汽车、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机械、农机装备、纺织轻工装备、电力装备、动力装备八大传统优势装备的改造提升,通过加快智能化改造,嫁接使用人工智能、现代信息等新技术,开发新功能、新产品,巩固扩大优势地位;一手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档仪器设备、高性能医疗设备等十大新兴高端装备的发展壮大,努力让这些基础好、潜力大的装备“新动能”走在全国前列。
夯实发展基础方面,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配套需求,山东重点发展机械基础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提升装备制造业基础支撑能力。
为优化产业布局,山东把十大新兴高端装备重点布局在胶济和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八大传统优势装备重点布局在生产规模大、企业资源多、产业配套全、发展前景好的市。同时,山东将重点引导产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转变,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山东将实施开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树立一批自主创新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广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等六项重大工程。
上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方案中,每类产品都从主攻技术和方向、重点发展产品、布局区域、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同时,还十分注重细化责任和任务落实,为每项重点任务明确负责部门,便于落实与考核,操作性更强。(付玉婷)(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逯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