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山东
本站搜索:

成都:养老“微力量”聚积中

2012-08-13 14:46:45     作者: 黄泽君    来源: 四川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朗力,专业养老,养老机构
[提要] 8月7日,阳光明媚,一如成都朗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海的心情。在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黎文强看来,这种社区托老所,虽然微小,但恰恰符合现代都市的养老现状。

  8月7日,阳光明媚,一如成都朗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海的心情。三个月来,通过洽谈,公司拿到了武侯区、金牛区部分街道社区的“微养老机构”运营权,付出与坚持终于使项目运营“小有起色”。

  2年前,朱庆海看到了养老产业的巨大市场,筹集资金,雇请了一批专业人士组成团队,正式进军养老产业。然而,两年来的运营并不顺利,转机出现在去年。

  去年底,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意见》,率先在全国降低对社会养老机构的门槛――开建床位从30张降低为10张,并给予社会养老机构补贴及政策优惠。

  这份“38号文件”,曾震荡国内养老产业领域。新政落地至今,成都已有20余家依托社区建成的“微型”养老院。独具特色的成都微养老模式正在形成。

  微型养老院“五脏俱全”

  从去年底开始,贝森路313号热闹了起来。原来的闲置办公区,已经办起了青羊区双新社区朗力托老所,这也是朗力开办的第一间社区托老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朗力托老所,再恰当不过。第一个大厅的左侧,摆放着4张老年人专用按摩椅,右侧的麻将桌前有不少老人正在娱乐;第二个大厅摆放着专门用于康复理疗的设备;穿过走廊,是老人们的房间,每个老人的床前都有一枚呼叫器;走廊底端,是厨房。

  虽然总共只有200平方米,难免显得有些局促,但与传统定义上的养老院比起来,这里更像一个家。8个工作人员三班倒,以确保24小时无间断服务。8个人里,有专业的护士、康复理疗师以及护工。

  89岁高龄的胡良丞,觉得朗力还不错:饭菜营养搭配合理,味道可口,身体不舒服了,有理疗师帮他做检查,无聊了,可以和朋友们下下棋看看电视。最关键的是,这儿离家近,儿女能经常来看望自己。“我喜欢这里,这里有街道商铺,有人气,不像那些远在郊区的养老院,感觉被孤立了。”

  离家近,不孤单,这是社区托老所最大的吸引力。“双新社区的床位已经住满了,周边2个即将开放的社区托老所,也基本预订空了。”成都朗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师刘英说,全托的大部分是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收费根据老人身体状况,从1500元到2500元不等。此外,还接受日托和临托2种日间照料方式。

  在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黎文强看来,这种社区托老所,虽然微小,但恰恰符合现代都市的养老现状。“占地面积少,解决了找不到地的尴尬,资金投入少,社会力量容易介入,老人离家近,熟悉的环境更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蛋糕看起来很大,吃起来不容易”

  成都市老龄办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成都市老龄人口202万,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98家,提供床位36894张。这意味着,如果按照“9073”的合理养老布局,将有6万余名老人采取机构养老的方式,床位空缺量达到3万张。

  紧迫的事实,让利好政策不断出现。“38号文件”就曾提出,给予社会养老机构优先用地,水电气费减半,对利用社区设施、自有资产改建的社会化养老机构,按照每新建一张床位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

  巨大的市场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社会力量的关注,朗力就是其中之一。

  朗力的专业团队,曾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寻找养老产业的切入点,寻找老人们的真正需求,寻找可借鉴学习的经验。尽管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但“蛋糕看起来很大,吃起来不容易”,依旧成了朗力进军养老产业两年来最大的感悟。

  以双新社区的托老所为例,按月计算,8个员工的工资支出2万元,伙食费成本7000元,水电气费2000元,还要为外地员工提供住宿,每个月光是托老所的硬性支出就是3万余元。老人们根据身体状况,缴费有所不同,以中间价2000元为平衡点,10个老人就是2万元。

  账一算,不盈反亏。“最初的几个月,一直是用金融公司的利润,填补这边的缺漏。”刘英说。

  此外,虽然有38号文件的支持,但许多优惠政策其实并未下沉。

  托老所所在的街道首层,均为商业用地,水电气费也都按照商业价格进行征收。“至今为止,我们一直按照商用价格在交费,即使有相关文件和证明,人家也不认可。”刘英坦言。

  最初的起步,举步维艰,但也正是现实,逼着朗力寻找出路。

  提高床位的收费标准?这样的解决方案,一抛出去就被刘英否定。“不可能通过提高收费来填补这个缺漏,受场地限制,硬件设施条件达不到更高的收费标准,就没理由涨价。”刘英说。

  以点带面开拓新空间

  朗力最终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窗。通过与青羊区政府以及双新社区周边社区达成协议,朗力开始为社区内采取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

  “送餐上门、理疗服务、康复服务、沐浴帮助等等,都是服务的项目。”刘英拿出一张小卡片,上面印着大大小小的服务项目10项。

  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正在成为朗力的新市场。“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比如理疗师,服务10个老人或者服务更多的老人,公司的支出也一样,但收益就不同了,这就是新的利润点。”刘英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对送餐服务非常欢迎,此外康复理疗、沐浴帮助都是热门的服务项目。

  在拓展了居家服务市场后,上个月起朗力告别了不盈反亏的局面,基本达到收支平衡。而成都市“每个街道至少建立一个托老所”的要求也让朗力看到了发展空间。“我相信随着连锁机构的开设,服务人群覆盖率的增加,今年底有望看到利润。”朱庆海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个养老院才十张床位,少不少?少。但黎文强认为,社区养老是趋势所在,也是居家养老服务能否提升质量的保证。“按照理想的状况,如果每个社区都能解决10个老人的全托,又能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日间照料、临时照料,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项目,能解决很大的问题,达到以点带面的效应。”

  记者手记

  把微力量做成大力量

  尽管各地陆续有许多优惠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依然非常不易。

  筹建不易,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社区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更是不可或缺。朗力就曾遇到一些哭笑不得的壁垒,社区托老所成立前,就曾遭到一些居民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老人多,去世后“不吉利”。

  管理不易,市场化的运作,必然带来竞争,专业而高质的服务是核心竞争力。要提高竞争力,关键要素还是人,如何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养老技能的团队?面对工作压力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现状,怎么留得住人?

  运营不易,部分优惠政策至今难以落实,这并非成都独有的现象。拿着38号文件,走到缴费大厅,普通工作人员也不敢给你少收一半钱。优惠政策没优惠,运营成本支出必然增加,没有利润空间,企业如何维系发展?

  在老龄化加速的时代,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成都根据现实情况,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机构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如何让政策落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背后考验的其实是多部门的协调能力。

  关注养老,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明天,我们都会老去。

  记者 黄泽君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