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3 16:16:43 我要评论
来源: 大连日报医疗专家
加大投入和转变观念应齐头并进
出现“急诊变慢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是医院的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客观上是患者的就医观念需要转变。业内人士表示,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医院的身份比较尴尬,既要履行救死扶伤的道德责任,还要实现一定的盈利以保证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虽然不是纯粹的企业,但是也要自负盈亏。”
市友谊医院院长张忠鲁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加大投入的同时,兼顾效率与效益的平衡。目前,为提高急诊服务质量,友谊医院尝试根据患者症状而增加亚专科诊疗。“患者更熟悉症状而对医院的对应分科不熟。比如神经内科,很多人不知道什么病该看这个科,但是要是说昏迷、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等症状大家就很清楚,而这些症状对应的正是神经内科,所以我们可以以这些典型症状为急诊科目命名。既方便了患者,又能提高诊疗效率,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另外,在急诊一线工作28年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室负责人认为,医院加大投入的同时,患者也需要转变就诊观念。“急诊,顾名思义主要是针对危及生命或者患者个体忍受不了的急症,如果不是很急的病症如普通感冒也来看急诊,那么再多的投入也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此外,许多患者看急诊是为了“快”而不是为了“急”,这也偏离了急诊诊疗的宗旨。业内人士表示,人们就医观念的转变既需要医疗知识的大力普及,也需要社区医院切实承担起分流普通病患的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对接转诊制度。
管理专家
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医生辛苦度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延章认为,从管理角度看,医院可以对急诊室工作负荷量进行跟踪调查,画出每天各个时间段的接诊量峰值图,根据这些合理调配不同时间段的值班医生数量,使其更为弹性。另外,在接诊流程上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合理规划。对患者集中的科室区域配合相应导诊护士,主动关心患者,这样也可以减少非急诊病如失眠之类的患者对急诊有限资源的消耗;设置座椅候诊区,提高人性化关怀,从而纾解由于等候而给患者或家属带来的焦躁压力。在医生诊断之前,精神慰藉对患者来说是最好的体验。急诊室软环境的提升可以从工作量弹性管理、合理规划流程的角度,从而达到专业、精准、有效地分流轻重、急缓病患的目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