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5 10:46:45 我要评论
来源: 新华时政核心提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有60万医学毕业生,仅10万穿上“白大褂”,也是就是说每年有近50万医学人才流失,而与此同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则相当匮乏。作为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过于偏重理论,使得即便是学制长达八年的医学博士看病能力也都令人担忧。由于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很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习,而具备了很高职业能力的医生又不愿意到基层。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愿意去基层的不足二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医改的成功与否就是看是否可以输送出合格的医生,要用制度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中来。
医生培养“广种薄收”
资料图:8月1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何圩子村,农民周婷(中)在接受“签约家庭医生”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
中国每年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
每年有60万医学毕业生,仅10万穿上“白大褂”?医改专家反思――
“医改推进了多年,核心因素是人,卓越医生改革是在为医改‘加力’。”这是我国医改专家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普遍评价。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同时提示,我国医生培养体系还需“大改”。
“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据我掌握的一个数字,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白大褂’。‘广种薄收’式的医生培养模式该变变了。”她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育德都认为,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培养模式有必要转为“量少质优”。
医科大学生5/6改行,多可惜
对医生培养和使用体系进行“大改”,为拟转行的医学生正确导航,激励和鼓励他们到乡村和社区,则是一条便捷的道路。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医学生宁肯在大中城市扎堆,哪怕学非所用,甚至放弃专业转行,也不肯改变观念到乡村和社区当医生,这很值得反思。假如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能够为其提供优惠条件,像对待大学生村官一样对待他们,想必许多医学生就不会转行,把乡村和社区作为从业首选。
“医学生转行”关乎职业选择趋利性
理论上,一个医科毕业生,找到一份医护工作绝无难度,毕竟那么多社区医院、农村诊所,长期处于“后继无人”的境地。但大学生的身份优越感,以及高等教育所暗许的“体面生活”,早已断绝了医学生回到基层、回归乡土的可能。相比于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的高昂成本,去“卫生站、小诊所”工作,或许连教育花费都无法收回。
一面是多数医学生无奈转行,一面却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急缺人手,看似矛盾的诡谲风景,实则并无多少关联:正宗的“医学生”,培养周期长至近十年,他们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具备相应硬件能力、担负更复杂使命的“大医院”才可充分施展;而社区医院、农村诊所的人才缺口,本应通过“定向培养”的政府工程予以解决――事实上,“十二五”期间,相关尝试已经展开。
学制8年的医学博士 看病能力都不容乐观
重理论轻临床 学生感觉“学不到真东西”
在校学习的前5年基本“不临床”,后几年才在医院见习与实习,但还要做研究写论文……这是陈育德眼中,作为顶尖医生培养殿堂之一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对未来医生的培养模式。“8年应该出个好医生了,但由于‘重理论轻临床’的课程设置,结果连医学博士的看病能力,都不容乐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感觉“学不到真东西”,一部分医学生,已把这一年实习期,当成了复习考研、准备转行的缓冲期。另一部分“坚守者”则在走上医生岗位后,还不得不继续尚未完成的实习。
医患紧张致实习医生难接触到真病人
“看病难”,其实是看好医生难,到大医院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所以这是两个问题,我觉得好医生靠我们的医学教育。在这里我也想呼吁我们的媒体朋友,医学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要有病人很好的配合。但是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使我们的实习医生很少能接触到真正的病人,我们现在用的是模拟人,叫做模拟医学中心。我们现在培养医学生都是从假人,尽管这个人做的跟真人很像,所有的血液,所有的标准,甚至听到的心律,不同病理的表现都能表现出来,但毕竟它是一个死的,是一个模拟的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话,当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见到真正病人的时候,举个例子,比如做腰穿,在模拟中心的时候做的非常好,马上就能抽出骨髓,但是到真病人的时候,他就开始哆嗦,扎不进去,病人也很痛苦,学生也很着急。
我国制定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卫生部30日公布了与教育部共同组织制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标准明确了“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方式、时间、内容及各项具体要求。
标准提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其中,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间27个月,应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内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并学习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及选修科室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基层实践培训6个月,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基层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八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
《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全国的卫生技术人员一共620.3万人,其中,各级医院占了370.6万人,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却不足200万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医院数量共约2万家,而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站)加起来,超过了7万个。
《公报》还显示,2011年年底,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一共112.6万人,却要服务66万多个村卫生室。
“这说明学医的人多了,基层卫生机构还是难留人才。现在的大学本科基本不为农村培养乡村医生。”李玲说。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一项对380名医学本科生所做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八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愿意去基层的不足二成。
走基层 听民声:云南大山深处乡村医生的喜与忧
田绍荣是土生土长的者黑村人,1969年在曲靖市卫校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回村后便挑起了全村人的看病重担,转眼便是43年。
“以前就靠听诊器、体温表、血压器‘三大件’,帮乡亲们对付常见病,现在装备可完善多了。”看着满屋的配套设施,田绍荣一一给记者介绍,病床桌椅、电脑电视机、冰箱消毒柜,还有血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仪……
武夷山市岚谷乡山坳村乡村医生阙东树在村里出诊(5月18日摄)。
乡村医生:困境坚守盼新人
在广大农村,“乡村医生”是人们尊敬的职业与称呼。夜半出诊披星戴月,防病治病田间地头,他们的形象深刻而温暖地印在村民心中。他们扎根乡村送医送药,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是基层百姓健康的守护人。记者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乡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原因,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后继乏人。但这支年龄偏大的队伍仍然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职责,为村民服务。他们相信,有职责、有需求、有具体政策就会有年轻人加入。
深化医改的关键之一是能否“输送”好医生
培养适应医改需要的好医生
2012年5月28日,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确定将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开展4项试点,旨在为医改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该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分批进行立项建设,其根本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称,希望通过这一改革试点,回归医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内在要求,培养适应医改需要的好医生,并通过与卫生部、发改委、人事部等部门的合作,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这三个国家医生整体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一般的行业,也远高于教师的收入,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从医,医生队伍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这也说明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行业,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和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对深化医改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收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从医,形成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探访基层医卫机构改革 好制度改变医生的追求
71岁的江苏农民吴凤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村医刘翠珍经常打电话询问他的健康状况,甚至还会上门服务。
吴凤岗是江苏省高邮市郭集镇盘塘村人,患高血压10年,以前每年看病都要花七八千元,现在参加了新农合,自己也就花个两千多元。刘翠珍干了31年的村医,去年她拿到了全国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而此前政府出钱,她参加了3年培训,终于摘掉了“赤脚医生”的帽子,工资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还参加了社保。
自2009年开始,国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吴凤岗和刘翠珍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受益者。[详细]
未来的全科医生什么样?
目前,我国已有注册的全科医生7.8万人,他们作为老百姓的“家庭医生”,承担着守好基层医疗第一道大门的责任。如果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的要求来衡量现有全科医生,他们是否合格?是否还需重新完成规范化培养?需要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他们的学习科目如何筛选?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认证?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标准》制定的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
“赤脚医生”何时不再“赤脚”
由于我国乡村医生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尽快改变“农民给农民看病”的现状,将乡村医生转变为体制内的医生,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单位人员,划归卫生院管理,界定乡村医生的职责,保障乡村医生的待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