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山东
本站搜索:

调研报告称上海人口极限可达2500万至2800万人

2012-08-15 14:46:43     作者: 江跃中    来源: 新民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口容量,上海城镇,人口资源
[提要] -土地资源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住房如果上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40平方米,则人口承载量为2000―2300万人;如果将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30平方米,则可达到2700―3200万人。

  上海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出台

  申城人口极限2500-2800万人

  市政协常委昨天下午召开专题座谈会,上海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披露诸多信息――

  “如果根据上海国土规划,2020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924平方公里左右,以同类国际大城市的人均占有量为参照标准,以人均建城区面积125-134平方米作为承载标准,根据公式“人口容量=总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可得出上海人口容量的极限约为2200-2300万人的结论。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参照东京、纽约等城市建成区占整个市域面积的标准,则建成区面积可达到市域面积50%-60%,即3200-3800平方公里,按照同样的参照标准,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近10年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这份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历时5个月主导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集聚膨胀,常住人口由1640.77万人增加到2301.92万人,净增661.15万人,年均增长66万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2011年,上海城镇建设用地已占市域总面积的48%。同时,上海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在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等客观条件影响下,土地非农化速率仍将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仍将保持40平方公里速度增加,建设用地很快达到生态极限值的上限(建设用地占全域面积的50%)。而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介于20%―30%之间。按同口径测算,大伦敦、大巴黎、东京圈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占规划区域面积的23.7%、22.7%、29.4%和23.4%。

  据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谢玲丽介绍,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产业用地过高,生态用地总量减少趋势较明显。上海现在产业用地比例偏高,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29%以上,高于北京、天津、广州的工业用地比例。

  “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中心城区过度拥挤。2010年上海人口密度为3631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谢玲丽说,仅占全市1/10土地面积的中心城,承载了将近全市一半的人口(1100万人)。

  人口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

  上海的资源环境到底能够承载、支撑多少人口?调研报告从多方面做出了预测。

  -土地资源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淡水资源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的开发力度,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减少人均生活用水量,那么未来上海淡水资源支撑2800―3000万人口是可能的。

  -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3000万公斤/日(以东京中心城区垃圾处理能力2.1万吨/天为参照标准,结合上海建成区面积估算),同时人均垃圾产量减少到1.0―1.2公斤/日,人口承载能力可以达到2500―3000万人。

  -交通交通的人口承载能力约为2200―2800万人。如果能进一步加快交通体系尤其是轨道系统建设,使公交客运总量达到4000万人次/日,上海人口容量可达到2500―3400万人。

  -住房如果上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40平方米,则人口承载量为2000―2300万人;如果将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30平方米,则可达到2700―3200万人。

  报告总结认为,如果按照现有规划、当前标准和现实情况来计算,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主要为生态环境,上海人口承载量为1800―2300万人;如果能够突破现有规划和某些政策条件,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则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为土地资源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上海人口承载量可达到2500―2800万人。

  该调研报告也对促进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进一步促进人口、土地、城镇、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的相互融合

  -严格控制中心城高密度住宅建设

  -中心城应着力安排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满足人才集聚需求

  -优先安排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

  -把郊区新城、重点新市镇建设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江跃中)

system

editor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