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畅游山东 > 各地名胜 > 济南

落魄华山,如今盛 名难副一纸规划,唤回唐时模样

2003-01-10 00:00:00    作者:   来源:  

  与曾经齐名的趵突泉、大明湖相比,华山沉寂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新年过后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前去探访华山著名景点华阳宫,结果却吃了闭门羹。陪同我们前去的景区管委会李主任不停地拍门叫喊,最后打电话才叫出了一个打着哆嗦前来开门的小姑娘。据说,因为是淡季,一整天也没个游客,所以早早地关门了。记者想去玉皇庙内看看那里的壁画,也因拿钥匙的工作人员已下班而作罢。
  据史料载,到过华山并留下墨宝的历史名人不下二三十人。在当地,无论老少妇孺都可以轻松列举几位,只是骄傲已成过去,因此回忆中难免带了一丝苦涩。
  昔日的天下第一名山竟然落魄至斯。
  本报记者 赵丽萍

落魄华山让人心酸

昔日文墨留香,如今盛名不副

 

 华山,又名华不注。位于济南东北郊。因晋齐“鞍之战”中齐倾公的战车骖马被树枝挂住缰绳在此误车,故又得名“金舆山”。
  因“一峰独立,平地拔起,旁无连附,自入云霄”,华山乃成济南胜景“齐烟九点”诸山之首。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其有精彩的描述:“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由于此山历史渊源又加之山色壮丽灵秀,千百年来,有关华山的传说、典故数不胜数。
  相传唐代李白曾泛舟鹊山湖上,对华不注情有独钟,后来追忆此行,写下古风一首,云:“兹山何峻拔,绿秀如芙蓉。”蒙古太宗7年(1235年),诗人元好问游济南华山,并在《济南行记》中写下:“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至公元1292年,著名书画家赵孟  作《鹊华秋色图》,并在图的题记中写道:“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
  1923年夏,康有为游济南,结果深为华山美景所叹服。“南京钟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扬州的七星山、苏州的横山……然山水之美皆不如华不注也。”康有为先生甚至建言“城宜移都会于华不注前”。
  华山历史积存之雄厚,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民间关于华山的传说,就更是数不胜数:传李白在此遇到过神仙赤松子,并从此入道籍;元好问在此遇吕洞宾;真武大帝在此修身升仙,并留下龟、蛇遗迹……
  然,古时的辉煌已成回忆,华山的现状却显得格外落魄,失去了泉水的滋养和灵性,其光彩便逐渐黯淡下来。“黄金周”期间,这里游客不过一两万人,尚不及大明湖一天的游客量,这与金代全祖望在《游华不注》中所述“此间花鸟之盛,不下虎丘”实在相去甚远。


  

20亿打造盛唐景象

山孤千林绿,湖阔百泉奇

  “荡舟出大明湖,经小清河至华山脚下。陡见一湖,烟波浩渺。小舟往返、莲花怒放,白鹭与野鸭嬉戏其间;一座孤峰突兀独秀,山影倒落,宛如出水芙蓉;山上,奇石古柏相映成趣;山下,游人如织、香火鼎盛。”
  这就是多方专家对今后几年华山景区开发的最新构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从唐朝开始直至明代华山周边的历史风貌与上述描写大致相似。元代画家赵孟 的传世佳作《鹊华秋色》图更是印证了这一景象。只是后来由于历史上河道的多次变迁及城市建设对水面的填积,万顷碧波日渐萎缩直至干枯,湖光山色不再相映,“鹊华秋色”成了只存在于画面上的回忆。
  因此,在新规划中,专家们一致提出,要恢复旧时盛景,首要一条便是围绕华山开挖大水面,恢复历史上“孤山居中,碧湖环抱”的形态,连通小清河与大明湖,恢复古航道。
  新规划暂时定名为“泉城华山水景园”,规划范围西起将军路,东至卧牛山,南接小清河,北至济青高速公路,面积约8平方公里。新规划在现有的华山、华山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水景园、生态园、娱乐园等新景点,新规划运用再现和重构的手法,重新组织景观要素,既再现历史上“单椒秀泽”的地域特色,又创造“山孤千林绿,湖阔百泉奇”的新景观,总投资预计20多亿。

湖光山色再会有期

挖山开湖,天旱无雨清泉不竭

  1999年华山景区恢复后,专家们即对此处地质水文进行了考察,结果让人欣喜不已。据考证,这里地下水位仅为20·8米,(趵突泉喷涌水位为26·44米),水位埋深在1·5到2·0米之间,这意味着,只要挖到地下1·5米左右就可以出水,而且由于受黄河反渗的影响,地下水位非常稳定。
  景区管委会的李主任介绍,2001年华山改造一期工程中重新开挖了华山湖东南段,刚挖到1米多便有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渗出,对华泉进行清淤时还发现了两处较大的泉眼,天旱无雨清泉不竭。说明华山周围有着极其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也由此证明了以做大水面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华山新景区规划的可行性。
  “华山的自然优势非常明显,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可用来大作文章的潜力地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一所的杨所长介绍,众所周知济南是有名的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厚爱。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三大名胜无一处是山水相依的。千佛山面北背阴,无水;大明湖有水无山,且水面太小;趵突泉虽经多方保泉回灌仍时断时喷,三地均无太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华山周边丰富的水源,开发建设泉城水景园,既是发展和丰富“泉文化”内涵之所需,也是丰富旅游资源,实现“新泉城”战略的必要。

 规划蓝图揭开面纱:开发只等拍板

 与附近卧牛山、驴山被破坏殆尽的状况不同,华山山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尽管这种保护在当时是无意识的。华山也因此逃过了被乱采乱垦的命运,成为济南市保护最好、最具开发价值的景区。2002年3月,在省委领导的指示下,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组织多位骨干投入规划工作,其间邀请多位国内知名风景规划与生态环境研究专家进行咨询指导,几易其稿,如今方案修改完毕上交汇报。
  随规划方案的出台,其他准备事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6月,历城区政府下发文件,撤销规划范围内所有在建、待建项目,拿到土地证的也一律收回;今年1月记者去华山采访时看到,景区内6条高压输电线旁已插上红旗,准备动迁;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颇具实力的开发商前来洽谈投资事宜,用景区管委会领导的话说,华山开发已是万事俱备、只盼东风——就差领导最后拍板定夺了!

方案初步确定   专家压力不小

 方案初步确定了,参与具体规划的专家们心头的压力仍不小,虽然前景广阔,但不利条件也不可忽视。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杨所长对记者谈起了最让他担心的一件事:如今景区建设为鼓励投资者的热情,一般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管规划已尽可能考虑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如果开发商更多地考虑投入产出回报,很容易将其搞成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和娱乐设施建设,这不仅背离了规划的初衷,更有可能破坏当地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因此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规划书中,专家们特意提到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严格保护其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适当恢复少量历史遗迹,不搞假古董。此外为不破坏华山孤峰挺拔的形体,建议黄河楼选址设在华山以北。
  谈及正面效益,杨所长的心情好了很多,一口气为记者罗列了5条:
  一是传承历史文化、还名山以原始性;
  第二,开挖湖面增加了空气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
  第三,创造了景观效果,丰富了省城的旅游资源;
  第四,扩大了蓄洪能力,景区由于地势低洼,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989年8月一场大雨淹没了周围6·5平方公里区域,村民深受涝灾之苦,将其搬迁符合民意;
  第五,改善了省城东北郊的整体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

hanfeng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落魄华山,如今盛 名难副一纸规划,唤回唐时模样">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