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病人贫富定疗程 游击诊所里的“名中医”

2011-11-02 09:34:00    作者:戚晨   来源:经济导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名中医 中医诊所 患者 野诊所 名医 骗钱
[提要] “名医盖世,活仲景”、“妙手回春、积德行医”……在济南梁庄某盲人中医诊所,导报记者一进门就看见满墙的锦旗等。带着开出的这些中药单,导报记者咨询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兆旺,让他鉴别一下这些药单的水平。

  整顿中医行业乱象最重要的是正本清源。如果不能给这个行业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那么这些“野诊所”仍将泛滥

  ◆见习记者 戚晨 章丘青州济南报道

  你不必吃惊——诸多被正规三甲医院医生称为“野中医”的游击诊所,不仅有着固定和持续增加的患者,而且每年的收入不亚于一家中小型科技公司,好一点的三五百万元都很正常。

  但是面对超出医院医药费,且无法使用医保卡的治疗费用,导报记者接触的患者褒贬不一。有的感觉病情好转,有的则病情反复,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因为后期无法支付医药费,不得不中断治疗。导报记者分别在青州、章丘和济南的3个所谓“名医”的诊所里竟被诊断出3类不同的“病情”。

  中医诊所何以乱象丛生?

  “野诊所”生意火爆

  “小姑娘,你是否感觉睡眠不好?另外,你的颈椎和腰椎有时会疼痛?”眼前这位留着山羊胡子、戴着老花镜的老中医给导报记者号脉后说出了相关症状。当导报记者否认了相关症状后,老中医又再次紧闭眼睛号脉,对导报记者说:“不用跟我撒谎,你这个病啊,需要先喝两个月的中药调理,因为内里的疾病不除去,今后是要出大问题的。”导报记者向老中医打听如何诊治等细节问题,老中医表示用他的方子,3个月内治好没有问题,但是药需要在他的诊所拿,而且药方不能私自拿走。

  随后,导报导报记者来到取药室,有3名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在紧张配药。因为正值周末,前来就诊的病人很多,很多病人只能坐到大门外面的台阶上等待。导报记者拿着天书一样的配药单,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划价,然后对导报记者说“980元”。因为身上没有这么多现金,导报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刷卡,得到的回答是:“这里没法刷卡,看病不多带点现金,你要是不拿够一个疗程就没有任何作用。”

  这是发生在章丘市水寨镇狮子口村某诊所的一幕。导报记者通过一位曾经在这里调理的朋友指点才找到了这里,令导报记者深感意外的是,距离济南50公里外的小村里,这个近乎破烂的诊所外却停满了挂着“鲁A”、“鲁C”等车牌的高级轿车。

  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开药方”

  导报记者在等待诊断时认识了一位前来看病的患者。这位王姓患者是淄博的一位私营企业主,因为经常喝酒应酬引发 了很多“富贵病”,其中的糖尿病令他痛苦不已。由于对西医打针、吃药、注射胰岛素等强制性医疗方式已经不信任,而且胰岛素注射让他觉得“很绝望”,所以有人劝他试试中药的保守疗法。他到过北京,去过上海和南京,让所谓的多位名医诊断过,后来由于企业事情较多而无法坚持,又经人介绍,他来到了狮子口村的这家诊所调理。“3个疗程,虽然血糖没有降下多少,但是也没有再发展,而且感觉口渴、困乏等症状有所好转。”

  导报记者问其在这里治疗需要花多少费用时,他表示,“没有一万块钱你别想治好病,上次那个中医给我号脉,说我还需要再喝半年的药才能完全控制血糖,我真是后悔当时开这辆宝马来了,他是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来制定你的治疗方案。”

  这个回答激起了导报记者的好奇心,看病就是看病,怎么还能根据经济状况制定治疗周期?王先生见导报记者不理解,进一步解释,“中医看病需要时间调理,但是有些医生可以根据药力、剂量等多重因素放慢治疗的过程,这样就能一直吊着你的‘胃口’,一旦你快没有信心的时候,就让你见到一点光明,目的不就是通过卖药挣钱吗!”

  收费高低纯属忽悠

  在青州城东的某正骨骨科医院,导报记者伪装成颈椎病患者,向正骨科的大夫表示,希望该医院陈院长能够亲自诊治自己的颈椎。大概10分钟后,所谓的“正骨大师”陈院长“出山”。

  在看了导报记者的颈椎后,陈院长表示,颈椎确实有问题,需要贴膏药治疗,并且需要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整治。导报记者随后询问大概需要多少钱,陈院长表示,如果贴膏药,一剂是150元,一次需要贴两剂。导报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个价格进行治疗,至少也要花费1000多元的膏药费,再加上路费和治疗费就得3000元。

  导报记者在济南遇到的众多小中医诊所,也大都是需要在诊所里拿药,且没有物价局审核和定价后的公开价目表,前来诊治的患者则经常抱怨所包的中药剂量不均。

  在狮子口村,来自泰安的一位李姓患者给导报记者打开自己的中药,导报记者发现里面有菊花、甘草、杏仁等几味中药,其它不认识的也并非名贵的药品。这位患者曾经试图在济南建联中药店“拷贝”几包,可是其中有一味药令当时抓药的大夫纳闷:他从来没见过有这么一味中药,于是取了一个样品回公司打听。3天后,李姓患者接到大夫的回复电话后大呼上当,原来那味所谓的中药竟然是棉花秆。李姓患者愤然拿着棉花秆去质问,结果换来的却是“不相信就不要看”的回答。

  “名医盖世,活仲景”、“妙手回春、积德行医”……在济南梁庄某盲人中医诊所,导报记者一进门就看见满墙的锦旗等。这位中医是位盲人,外厅是号脉和开中药,帘子里的内室用于推拿和正骨。作为试探,导报记者又让这位号称“活神仙”的中医号脉,“你身体很壮,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肠胃不好、腰也有问题。”导报记者被弄糊涂了,3个中医的诊断,每个人所说的病状各不相同。

  乱象何以丛生?

  导报记者就这一情况向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致电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情况确实很普遍,该所在去年集中打击了一批非法营业的“野诊所”,其中以自称有祖传秘方的中医诊所为主,因为西医诊所需要很多医疗设备和消毒条件,而中医诊所开办的门槛低,且诊所多位于较为偏僻的农村,为诊所的隐藏和生存提供了便利。

  带着开出的这些中药单,导报记者咨询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兆旺,让他鉴别一下这些药单的水平。张兆旺表示,其中杏仁一味开了13克,而一般药剂不超过8克,因为这是有毒的药物应该慎用,其它药方也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雷对导报记者表示,目前中药材市场的管理虽然日趋严格,但是依然无法保证每样药品都有统一的价格和如何鉴别真假好坏。

  周雷表示,整顿中医行业乱象最重要的是正本清源。如果不能给这个行业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并且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进行更新和检查,那么这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野诊所”仍会泛滥,“挂羊头卖狗肉 ”的伎俩也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渴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的消费者所识破。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