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胶州市胶西镇小行村民高美芳家,4台手套自动织机“嚓嚓”的响成一片。“调好程序,按照电脑的提示操作就行。”高美芳告诉记者,她除在家照顾孩子和耕种责任田外,每天能织出1000副手套,纯利近100元,一年下来净挣3万多元。
像高美芳家这样的“庭院型”民营经济,如今在胶州蔚然成形。去年以来,胶州市紧紧围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培育龙头型、配套型、创业型和庭院型民营经济模式。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数质并重、稳步攀升的发展态势,到2006年底,胶州民营经济总量达到31963户,同比增长19.85%,登记从业人员17万人。民营经济税收达11.2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1.9%,同比增长38.57%。
发展“龙头型”经济。去年以来,胶州市有关部门在基础好、潜力大、成长性强的企业中,积极推进理念、制度、管理、技术、营销、品牌、资本运营和文化“八个创新”,依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资金、项目、用地、贷款、上市、并购等方面,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促其向“大而强、大而优、大而名”的方向发展,培育一批上规模的大型集团公司。大力实施“双二十强”工程,制定规划目标,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实施外引内扩,在抓好重点企业的扩产改造和大项目的引进工作的同时,重点培植山东大洋、青力锅炉、四洲锅炉、裕鲁铁塑、东方铁塔、地恩地科技等重点民营企业。2006年,胶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型”民营企业达到71家,16家民营企业入选青岛百强民营企业,新创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
围绕胶州汽(机)车造船配件、家电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加工、锅炉辅机、钢结构、木器厨具等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配套型”经济。以大企业为核心,深入挖掘存量优势,抓好配套联接。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和生产配套体系中,借助大企业的市场、技术和品牌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壮大一批专业配套企业,新增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加快膨胀经济总量。青岛地恩地公司落户胶北镇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即催生了数十家与其相伴相生的配套项目。目前,围绕地恩地公司,胶北镇形成了一条集生产、安装、包装、物流等环节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据统计,截至目前,胶州有820多家中小民营企业为大企业进行上下游产品的配套。
来自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2006年,胶州新注册个体工商户4514户,从业人员9909人。有关人员分析说,如此迅猛的增长态势,与胶州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密不可分。去年以来,胶州市确立“富民优先、重在创业”的发展理念,激发广大干群投资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富而思进、进而求大”,搞好“二次创业”,在全市形成办实业、闯新业、创大业的发展氛围。支持富裕的农民、市民充分利用富余资本和专业特长,投身二三产业发展,并鼓励小老板向大老板、个体户向企业家、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立足胶州区域内城市人口多、市场容量大、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优势,把三产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进一步繁荣活跃商业贸易、现代物流和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挥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在胶州市李哥庄镇,随便推开一家农户的门,也许就能看到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加工首饰的热闹场面。统计数字显示,目前胶州市共有从事首饰、发制品、布艺玩具、劳保用品、电脑刺绣等行业的专业村150多个,加工户80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近年来,胶州进一步利用已形成的工业基础,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致富带头人作用,以家庭加工业推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庭院型”经济。对家庭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村庄,鼓励相关企业将加工产品扩散到村,发挥重点加工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对加工大户的扶优促强,引导加工户不断做强做大,拉长产业链,增强零配件的扩散能力,促进家庭工业逐步向“一村一品”发展。对家庭加工业基础比较好的镇村,在引导加工户走“小而精、小而专”路子的同时,加强对加工业户的专业培训,提升加工业户的技能,提高加工业户的生产水平,增强配套协作能力。
记者 梁学勇 通讯员 刘振华 尹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