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山东新闻

各方把脉毕业生"滞销":应有一种社会实习制度

    大众网济南6月24日讯记者 冯炜程 隋乔)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今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很多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找一份工作显得更加困难;而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毕业生都是“零经验”,也给企业招聘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高校的就业指导专家、用工单位的招聘专员以及大学毕业生,大家共同的观点是:应该有一种在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机制。

    就业指导专家:认清自己 积累经验

    高静是济南职业学院就业指导处的指导老师,今年大学毕业生遭遇的求职难也让高老师跟着着急,她认为,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毕业生应该充分认清自己,并积极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求职增添砝码。
    高老师说,通过分析毕业生工作难找的实际案例,她发现最主要原因是不能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她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经常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盲目攀比,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总想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攀比意识让毕业生们想在大城市中找个好工作。有些学生遇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基层单位,却因觉得没面子差人一等而放弃。这种不掂量自己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的盲目求高心理,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的现象。
    高老师表示,毕业生们应当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爱好特点性格气质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
    而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零经验”毕业生问题,高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意识地去积累社会实践经验,而社会各方面也应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

    企业招聘专员:更多实习 尽早成熟

    陈旭是济南一家商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由于多次参加大型招聘会,他亲身体验了今年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不易,也通过各种面试感受到面对众多的“零经验”求职者,企业招聘同样难于选择。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种全社会参与的大学生实习实践机制。
    陈旭说,在求职者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企业对新员工本身的素质寄予很高的期待,除了在校成绩要好,还希望他们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有相关的工作或实习实践经验,能够马上为企业创造价值,“但现时情况是,大多是毕业生来这里面试时还是白纸一张,需要经历长时间培训,而企业显然等不了”。
    因此,陈旭认为,应该有一个成型的实践、实习机制为毕业生和用工单位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已解决双方面临的问题,这种机制的核心应该是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拿出一些公益性的实习时间岗位,专门提供给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让他们尽快从“学校人才”成长为“社会人才”。

    大中专毕业生:停止抱怨 融入社会

    小张是山东师范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尽管年初就开始找工作,但时至今日依然无处容身。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抱怨没有用。而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小张说,在多次失败后,他的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也确确实是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社会经验极度缺乏,无法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
    小张说,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那么他也想再去“充充电”,不过与以往在大学校园内的学习不同,如今他更希望到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去以“实战”的方式实习,为今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作准备。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