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9 15:5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济南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管道燃气价格听证会现场。
大众网济南11月9日讯 (记者 王磊)“天然气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涨价是大趋势,我同意第二套方案,天然气价格上调0.3元。”今天上午,济南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管道燃气价格听证会在彩虹大厦举行,围绕民用天然气价该不该涨、涨多少算合理等热点问题,26名听证代表代表各自“利益”展开了激烈“庭辩”,“庭辩”的结果是多数人同意第二套调价方案,即每立方米上涨0.30元,最终涨至2.7元/立方米。济南市物价局局长孙建民表示,将把各方意见汇总后,报市政府审定后再另行公布最终调价方案。
是真亏损还是假亏损? 燃气成本不透明难服众
今天上午两个多小时的听证会,最终也成了一次消费者代表不断追问燃气企业供气成本的“质询会”,
“真亏损还是假亏损?”陈志勇、付强等代表认为, 燃气企业作为一种带有社会公益性的企业,不能单纯的说涨说亏损,应该拿出一个财务方面的,或者有关部门认定的一种报告,这样有根有据才能以理服人。他们表示,从目前提供的资料来看,济南燃气经营企业运行始终处于亏损局面是此次调的原因之一,但听证会代表们至今也没有看到燃气企业相关客观相实的财务报告。
崔晓代表认为,据物价部门提供的经营数据,在2007年济南调整燃气价格后,济南燃气企业其实是处在一个扭亏包括保平的趋势下,亏损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外商港华燃气在2009年的年报里面显示其控股的港华去年是盈利0.3亿港元,所以亏损不应作为涨价的一个主要理由。
对此,济南港华燃气公司代表刘启鸿在发言中表示,自200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调整了三此天然气价格,济南市先期调整了车用天然气和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一直未调整,由于燃气企业自行消化,这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他表示,衡量一个城市天然气价格的高低,要综合地资源接受地地理位置、当地燃气企业的现实情况、当地的供应规模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销差利。
涨还是不涨 4代表支持涨0.30元 1人反对涨价
上午的听证会,围绕“涨还是不涨”和“涨多少”等问题,参会24名代表作了口头发言,一名代表进行了书面发言。虽然大多数代表表示同意此次天然气涨价,并有4人明确表示支持涨0.30元的第二套方案,但还是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挺涨派”张彬、刘学军等代表表示,自2007年以来在国家进行了3次提价后,济南市民用管道燃气均未做调整,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同时济南的燃气能源长期依靠外部供应,涨价后可以更好的保证燃气供应质量,同时也有利于燃气企业改善官网建设和增强供气设施安全保障。
“我们在迎接了‘豆你玩’、‘蒜你狠’后,是不是还得迎来一个‘气得慌’,现在涨价时机不对”但在“反涨派”崔晓代表看来,此时并非济南天然气调价的最佳时机。他认为,现在济南市的气价处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做一个价格的领跑者还是一个跟随者值得商榷;其次,在目前气价处在频繁的调整期,若再次调整气源上游价格,势必通过听政方式再议涨价;第三,在燃气企业处在一个扭亏包括保平的趋势下,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就可盈利,那就不能通过涨价来弥补之前的亏损。
建议:实施燃气阶梯价格、联动机制
在天燃气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中,高红代表认为,实行累计递增的解体式燃气价格,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企业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居民用户月平均用气量,以此用气量为基数,在月均用气量以内执行一个优惠价,超出这个基数每十个立方米执行一个新价,台阶越高价格越高,也就是说用气量越多的支付费用越多,这样有利于低碳生活,节约用气。
同时,对于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气价格是不是可以区别收费?崔晓代表建议,燃气公司应对工商用气和民用气进行划分,民用气是市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企业可以亏损不赢利,然后用对工商用气提高价格的盈利中去弥补民用气的亏损。
此外,对于天然气实施同汽油价格类似的价格联动机制,许多代表也提出了建议。但也有代表认为,联动机制是市场化的价格机制,燃气公司作为垄断型企业,本身已从垄断中获得了大量利润,不应作为完全市场化的一般企业来对待,因此反对价格联动。
新闻背景:济南从2007年5月确定民用天然气价格为 2.4元/立方米,民用焦炉煤气的价格为 1.3元/立方米,至今未进行过调整。在此期间,国家天然气价格共上调三次,济南非民用管道燃气价格也随之上调过,今年7月非民用管道燃气价格从3.29元/立方米上涨到3.61元/立方米,管道焦炉煤气由每立方米1.6元调整为2元。
11月9日,济南市召开居民生活用管道燃气价格听证会,本次听证会参加者26人,其中消费者12名,经营者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2名,专家、学者2名,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其他人员5名,其他利益相关方1名。另有旁听人员 6名。据介绍,10名消费者采取自愿报名、随机选取的方式产生,其中有2名低收入消费者由有关单位推荐产生。另据了解,报名参加此次听证会的消费者人数只有51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