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山财大”获准筹建 六大热点引关注

2011-05-07 06:12:00    作者:尹玉涛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关键词: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提要] 日前,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
  记者6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中 摄

  山经山财获准合并筹建“山财大”应届毕业生发啥毕业证?
  答案:分别招生,筹建一年,今年毕业生拿不到“新证”
 
山东经济学院校门(记者 张中 摄)
山东财政学院校门(记者 张中 摄)
      □本报记者 尹玉涛

  日前,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
  据悉,教育部(教发函[2011]106号)《关于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中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通知》指出,望本着改革的精神,加强对学校的领导,科学进行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尽早实现实质性合并和学校的集中办学,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争取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设置标准和条件。

      □相关链接

      合校是众望所归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教授认为,像山东这样两所财经类高等院校并存于一个城市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而作为GDP总量位居前三的经济大省,山东也应该拥有一所规格匹配的财经类大学。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两校师生普遍希望看到的是实现两校的人、财、物等实质性合并,而不是各自独立运行的两个分校。后者未免浮于表面,实质性合并才能对两校后续发展有更大推动。
  (记者 尹玉涛)
 
  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冒出6个问号
 
  “山经与山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今年的高考生及其家长更是格外关注。其间,今年两校合起来招生还是分开招生?两校大四学生的毕业证盖啥章?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提高……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5月6日经过多方打探,采访了多位相关负责人和知情人士。

      两校今年如何招生?
      答案:用两个代码分别招生,两校计划尚未最终确定


  目前,山东经济学院在校生约2万人,每年招收新生4000余人;山东财政学院在校生1.4万人,每年招收新生约4000人。如果两校合并的话,合校后在校师生总数将超过4万人。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今年两校招生会用同一代码吗?
  每年3月份开始,各高校开始制定和上报当年招生计划。每年的4月份,各高校也会公布当年的招生计划。之前,也有两校今年共用一个代码招生的传闻。但记者了解到,今年两校仍将用两个代码分别招生。
  教育部门在分配招生计划时,已经考虑到了两校合并的因素。按照之前公布的招生计划,山东财政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000人,其中本科计划3800人、专科计划200人。山东经济学院计划招生1500人,其中专科计划近300人。但两所学校都表示这还不是最后的招生计划,山经将会再争取增加招生计划,最终的高招计划仍需要教育部门审定。

      “山东财经大学”何时挂牌?
      答案:可能先挂一个带“筹”字的,一年后还要进行评估


  据了解,1月14日,山东财经大学合作建设协调委员会情况通报会召开,委员会组长、省教育厅厅长齐涛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筹备情况。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议几乎是两校筹备合并以来,该委员会成员到会人数最全的一次。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两校的两套班子到齐,足见对此次会议的重视。
  记者了解到,此前,教育部专家组一行已经来济南听取了山东财经大学(筹)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两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基本情况,合校的筹建工作进展,以及合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办学思路与定位等。评估专家还实地考察了各校区。据了解,当时,我省相关方面曾努力争取在三四月份挂牌时,直接挂牌“山东财经大学”,跨过“筹”的阶段,一步到位。而从当时开始到三四月挂牌前的几个月时间里,需要将两校的一些最新情况补充提交教育部。2月25日,教育部专家组在济南对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成山东财经大学(筹)再次进行评议审核。
  5月6日,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我省将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的消息。权威人士介绍说,山经和山财已经传达了教育部的通知和要求,近期有可能挂牌。由于筹建期是一年,挂牌会带着一个“筹”字,一年之后还需要教育部的评估。

      应届毕业生发啥毕业证?
      答案:分别招生筹建一年,今年毕业生拿不到“新证”


  5月6日,记者来到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老校区,和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交流,谈及合校,他们都很兴奋。山东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大四学生小王说,如果今年毕业的时候毕业证上印上“山东财经大学”的名字,那肯定会增加自己就业的信心和竞争力。
  按照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将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据了解,如果学校新名称后加上“筹”字,就意味着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在招生、发放毕业证等方面也会有一定的限制。而对于即将毕业的两校大四学生来说,毕业时领到的毕业证上是否能盖上“山东财经大学”的红章?
  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今年两校用不同的招生代码分别招生,而且两校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的期限为1年。两校分别招生、新校名带有“筹”字等这些都意味着,两校今年毕业的大四学生将拿不到合并后新学校的毕业证。至于今后的毕业生将会领到什么样的毕业证,这要看两所学校的合并进展。 

      合校后四个校区如何划分?
      答案:尽量不伤筋动骨,合校后可能设30个二级学院


  目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各有两个校区和一个独立学院。将来真正合校之后,校区如何划分、专业如何设置等问题令人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学校将根据不同专业划分不同院系,在尽量不做“伤筋动骨”的大调整的情况下,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校区。
  知情人士表示,合并方案将会是实质性的合并,校名、校区、人事、财务、专业、招生等方面完全统一。按照现行的院系设置,两校合并后可能设有30个二级学院。合校后的新院系设置中,可能不会删减学院数量,而是更加细分专业方向,如会计学院可能会细分为会计和审计两个学院,金融学院也会分成金融、保险等学院。一名招生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将来两校合并招生计划制定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新招入的学生数量在专业比例上该如何分配,进入学校后该如何分配校区……后续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学校面对。

      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会提高吗?
      答案:合校是刺激因素,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提高


  在2010年的高考录取中,两校的录取分数十分接近,甚至被人认为是“这有可能是为合校做的前期准备。”那么,在宣布两校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后,对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会有影响吗?
  权威人士介绍说,合并后的学校新名称虽然挂上“筹”字,但这肯定对学校的招生是一个刺激因素,因此山经、山财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提高。由于今年有多次征集志愿的填报机会,所以这也给了一些考生在二本一志愿冲击山经或山财的“胆量”。
  另据介绍,新的“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将会“适当减少本科和专科计划,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而在筹建的这一年间,会进行人员调配、专业整合、校区划分、组织人事调整等。在两校合并后,将实行校名、校区、人事、财务、专业等方面的完全统一。至于两校合并后的领导班子组成、各级干部配备等令人关注的问题,在采访中得到的答案是:“还未确定,因为这还需要一个组织程序。”

      合校后就是“一本院校”了吗?
      答案:不会自动“升一本”,还要看专业的录取批次


  教育部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后,不少人认为合并后的“山东财经大学”就自然成为“一本院校”了。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合校并不代表着立即就成为“一本院校”了,还要看学校专业的录取批次。
  据招生人员介绍,“一本院校”是大家的俗称,以前都是“211”、“985”等重点院校,主要是本科一批录取,后来一些省属院校的重点专业也在本科一批中录取。像有的省属重点高校有部分专业在本科一批招生,但并不是“一本院校”。至于合校后的山东财经大学,可能会出现部分专业有本科一批招生的情况,那它不能说是“一本院校”。如果将来的山东财经大学所有专业都在本科一批招生,那它就真的是“一本院校”了。招生人员透露,随着博士点批复下来,山东财经大学很多专业将会放在一本招生,但也并不能说就是“一本院校”了。
  省招考院公布的今年的“本科一批”是指:国家“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部委属重点高校、部分省属重点高校、有七年学制专业的高校或专业;体育本科专业;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本科二批”是指:一般本科高校及专业,民办高校、高校设立的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等以培养成本收费的本科高校及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高水平运动员、实践生本科专业。每年,都会有20%的上“一本线”的人落到二本院校。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