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卖花童卖花挣钱到凌晨 一人一晚最多赚一两百

2011-07-20 07:50:00    作者:   来源:城市信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卖花 卖水果 五四广场 影子
[提要] 7月18日下午,登州路派出所出动20多名警力,就居住在辖区内的卖花童和大人进行了调查。答:白天打零工 ,晚上进花,有空的时候,孩子卖花,我就远远盯着,怕他们走丢或是被人欺负。

  “哭了,我痛。”这是中联广场一名9岁卖花小女孩的QQ签名,简单的四个字却让记者看得心里沉甸甸的。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在台东步行街、五四广场、登州路啤酒街和中联广场等地方,到夜间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影——卖花童,小到七八岁,大到十五六岁。本应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他们为何却在深夜卖花,而且还要时常面对大人们的呵斥甚至推搡?记者在跟踪暗访中发现,这些孩子背后都有大人的身影,为了弄清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记者连续多日对他们进行了跟踪暗访。

  场景一 五四广场四个孩子由一个男子带着

  7月16日晚8点左右 ,两名记者来到了五四广场。伴随着凉爽的海风 ,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 ,记者看到,人群中有很多情侣,有的手中还拿着玫瑰花,经过询问,记者确认在五四广场附近有卖花童。

  从“五月的风 ”雕塑到奥帆基地,再到音乐广场,记者几经周折却一直没有发现卖花童的身影。一直到晚上9点半左右,一名卖花的小男孩出现在记者面前。

  “给姐姐买朵花吧。”小男孩把手里的玫瑰花举到记者胸前,抬头望着记者。

  记者通过攀谈得知:小男孩名叫小龙(化名)今年9周岁,开学之后上三年级,家是安徽凤阳的,来青岛大概有半个月时间了,利用暑假时间和当地的伙伴一起来青岛卖花赚学费,今年是小龙第三年暑假来青岛卖花。

  和记者聊了一会之后,又有一名卖花的孩子过来了。记者了解到,他名叫小义(化名),年龄比小龙大两岁,上五年级。他们俩也认识,但不是一个村的。其中在五四广场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两个孩子,但是记者暂时还没有看到。

  晚11点左右 ,五四广场的灯光都熄灭了,人也越来越少。两个孩子又去广场卖了一会才出来,每人手里都还有七八朵花。随后,记者提出要打车把他们送回去,但被孩子们拒绝了,当问原因的时候,孩子们却不说。

  过了没一会,又有两名卖花的孩子走了过来。一名年龄稍大的男孩子,一名小女孩。据了解,这名男孩叫小巍,今年15岁,女孩是他的表妹,叫小蝶,今年12岁。这四名孩子,就是平常在五四广场卖花的孩子。

  记者走开后,一名二三十岁的男子走向孩子们。男子看上去比较瘦,手里提了一个大包,孩子们手里剩下的花都放到了包里 。随后,记者看到,孩子们都把卖花的钱拿了出来,似乎是交给了男子。

  随后,男子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几个孩子和大人都上了车。记者也随即跟了上去。

  本以为他们会回家睡觉,没想到,出租车反而停到了中联广场,每名孩子又从男子包里拿出来一束花,继续在中联广场卖了起来。

  凌晨两点左右,记者发现,那名男子在天慧苑小区的花园里,孩子们卖完了花就到他这里再拿。凌晨两点半左右 ,几个人又聚集在了一起叫了辆出租车离开了,不过记者这次没有发现小龙和他们一起离开。记者随后跟踪看到,车辆在桑梓路和东山路路口停下来,他们在一个夜摊上吃了碗馄饨之后就离开了,而他们的住处则在南山市场附近的一家小旅馆里面。

  既然有大人跟着,这些孩子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拒绝承认?这名男子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他和孩子们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心头。

  场景二 中联广场卖花童最集中的地方

  7月16日,晚上10点左右,另一路记者来到了南京路中联广场。一个小时后,在中联广场南京路的入口处,一对情侣牵着手从酒吧里出来,两个手里抱着鲜花的小女孩就跑上前去,每人手里拿着一枝花,仰头对着男子说道:“哥哥,买朵花吧。买朵花吧。”

  老家在安徽凤阳

  记者观察,这些卖花童的目标都是牵着手的情侣,而且如果对方不买,他们就会拦住对方的去路,甚至采取抱腿的方式,软磨硬泡。而花的价格大致一样,都是5块钱一支。

  晚上十一点半,更多的卖花童汇集到了酒吧门口,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有二三十个,中间也有很多中年妇女,她们有的拎着一个装满花的大包,还有的抱了两束,坐在中联广场的入口处,远远地看着。

  “你们每天都来卖花?”

  “每天都来,下雨天也来。”

  记者跟其中的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买了一朵花,然后跟她攀谈起来。经过了解后记者得知,她叫周月(化名),今年刚9岁,老家在安徽凤阳,是暑假之后跟着婶婶一起来青岛的,她的父母都在青岛的一家饭店打工。当晚在场的几个孩子当中,她是最小的一个。但是她却告诉记者,他们一起来的,最小的只有 5岁,他们都来自安徽,来青岛刚刚两个星期。记者问他们每天卖花卖到什么时候,“从下午五点半出来,一般要卖到晚上两点半。”她回答。

  “那你们都在哪些地方卖?”

  “先在台东,然后八点的时候去五四广场,十点的时候到这边来。”

  “那你们每天都来吗?”

  “每天都来,下雨天也来。”

  这时另外一个小男孩也坐了过来,小周月介绍说他是婶婶家的哥哥,叫周文。他对记者的手机很感兴趣,问手机上是否有游戏。记者打开一款赛车的小游戏,他熟练地玩了起来。记者问他怎么对这个游戏这么熟悉,他草草回答说:“以前玩过。”

  周文玩了一会,便把手机还给记者,这时小周月凑了上来,小心地问道:“哥哥,你的手机可以上QQ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她又问可不可以借她玩一会。记者帮她输入QQ的账号和密码,在递给她时,记者无意中看到了她的QQ 签名一栏里写着:“哭了,我痛。”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写,她却摇摇头,不肯回答。

  一家五口在台东租房住

  晚上11点,中联广场的酒吧等娱乐场所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他们单薄而弱小的身影,穿梭在城市光怪陆离的灯光和穿着时髦的青年男女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小楠(化名),十六岁,第三次来青岛卖花。家里五个人都来了,父母主要负责进花和管理,有时孩子出去卖花的时候也会在旁边跟着,但基本不出门。平时小楠就和弟弟还有姐姐在夜晚出去,三个人也不在一个地方,卖花所赚的钱都交给了父母。当问起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她说,自己家里穷,父母都是种田的,夏天就卖水果。因为安徽现在太热,水果易坏,所以就全家过来青岛赚钱。而且之前家乡有人来青岛卖唱,回家后说是这边好赚钱,许多父母就带着孩子过来卖花了。今年他们过来的这一群人中就有来过六次的了。她说,他们大多住在台东花行一带,他们一家五口是租的房子,在台东桑梓路,其他人是住的旅馆,卖完以后都打车回去。

  小周月的哥哥周文在和记者攀谈的时候显得很老练,他会夸奖姐姐长得漂亮,说,“哥哥你应该给她买一朵”;有时候则说,”我爸爸很凶,卖不上这些花我就不能睡觉了”;更多的时候,则是直接挡在客人的前面,如果他们不买花,就不肯让开。因此,他卖的花也是最多的。“我一天能卖30多朵,他们能卖20朵就不错了。”他昂着头,笑着说。

  啤酒节时销量最好

  小周月的花快卖完了,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又递给她一束新的。记者趁机跟她交谈起来。据她所说,她的家乡每年有不少人带着孩子来青岛,这里面就有三个是她的孩子。大部分是父母中有一方在青岛打工,暑假的时候孩子也会跟着来。“我晚上带他们出来卖花,三点回去,休息几个钟头之后去批发市场买花,还需要再修剪,去掉刺再简单包装一下。接着晚上再出来。”在被问及这样会不会对孩子影响不好的时候,她则坦言没想过,“再说家里条件不好,哪还顾得上那些。就当让他们见见世面了”。谈到什么时候回去,她回答说,八月的时候青岛有啤酒节,那时候花的销量最好。“我们一般都卖10块,20块钱一朵。买的人也很多。过完啤酒节,九月一日孩子开学之前,我们就回去了”。

  7月18日凌晨三点半左右 ,陆续有大人带着小孩离开。三点五十分左右 ,最后一组小孩也上了车,是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子带着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出租车一路开到了台东附近,在延安二路、桑梓路和芙蓉路都有孩子下车。他们纷纷进了一些小旅馆和家庭式出租房,还有一个大人带着四五个孩子在路边吃烧烤,吃完以后才回去。

刘宝才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